韓景知道小打小鬧,和風細雨式的改革人事任用是轉變不了甘西省的官風的,因為這樣的官風由來已久,有的甚至深入某些人骨髓之中。
甘西省的官場之所以出現這樣局面,有著歷史遺留原因,也有文化變遷和人文地理等原因,很復雜的,許多人以前也嘗試著改變,不過都是無疾而終,之所以是這樣的情況,還沒有把握問題的根源,沒有找到病灶,不能開出來藥到病除的方子。
想著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照顧到各個陣營的利益,這就是個錯誤的想法,就好像一個病人,已經是病入膏肓,對身上的毒瘤不徹底割掉,治標不治本是沒有用的。
韓景知道甘西省作為西部大開發試驗省,承擔著政治和經濟改革的雙重任務,甘西省各方面的試驗能否成功,關系到整個西部地區大開發能否順利進行,和能否成功,那可是關系到國家戰略性規劃,西部地區一直都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一直都是拖后腿的。
在全國經濟發展中,一直都是墊背的,打醬油的角色,這與實際的情況很不相符,要知道西部地區可是全國能源輸出基地,沒有了西部地區,國家的許多戰略性規劃都無法實現,原來是西煤東輸,現在是西電東送,沒有了西部地區,東部也不可能得到快速發展的。
西部地區對全國的經濟發展貢獻最大,可以說是‘犧牲自己’成全了別人,做出來這么大的貢獻,到頭來還是貧窮落后,這對西部地區是很不公平的。
全國各地應該是一盤棋發展,不應分誰優誰劣,十個手指有長有短的,各自的作不一樣,不能因為東部發展快就忽視西部。
韓景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他決定不再瞻前顧后,要下猛藥來整治甘西省的官場。作為一個省委組織部長,管著官員的烏紗帽的,只有管好了人,將各級官員管好了,才能實現發展經濟的目的,畢竟經濟發展是靠人。
為什么讓自己上任省委組織部長?這也是上面的領導經過深思熟慮后,作出來正確的決定,就好像醫生看病,開出來藥應該是治標又治本,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韓景考慮再三,決定多管齊下,組織部對社會公開對干部選拔標準,并制定出干部磁卡制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有一張卡,每年都要‘體檢’的,對黨員干部磁卡‘體檢’都是終身負責制,考核的人,考察的人,錄入的人,推薦的人,總之與之相關的人都被記錄在卡,一旦持卡人出了問題,這些人都是要被追究責任的,而且還是同等責任。處罰相當的嚴厲。
韓景的措施相簡單,兩明一暗,三條線齊頭并進,而且還是互相配合,互相交流,互通有無,一個官員瞞了什么事情,肯定是瞞不住三條線明察暗訪。
韓景派人開始秘密收集那些不良官員的證據,聯合紀檢部門,準備來一場大整頓。與此同時,他也積極建議省政府暫時負責人常青進行經濟改革,引進新興產業,鼓勵創新。
在第一次全省干部大會上,身為組織部長的韓景言辭犀利地指出了當前官場存在的問題,也表明了即將進行改革的決心。那些平日里習慣了渾水摸魚的官員們,開始感到惶恐不安。蒙混過關的想法也將失去了市場。
甘西省現在的領導班子不像以前那樣的簡單,幾個陣營都是清清楚楚的,誰是哪一個陣營的,幾乎是官場公開的秘密,現在在一樣了,每一個人是哪一個陣營的,互相之間大多數都是不知道的,所以說都是小心翼翼防著對方。
對韓景來講,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省常委會中的常委們是什么情況,韓景早已經了然于胸,如果這樣的情況都摸不清楚,那還怎么當一個合格的組織部長?
組織部長是管理眾多官員的烏紗帽,并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簽個字就了事的,也不是光聽從一把手的話,唯一把手馬首是瞻,書記雖然是管理著人事,但是,具體的事情還是由組織部長決定,組織部長不提出來的人選,或者是書記提出來的人選不能獲得組織部長同意,那也是不行的。
所以說,書記和組織部長要是不和諧,那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韓景深知自己的權力與責任,也知道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所以在人事改革方面他不會輕易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