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心底埋下了不滿的種子,那肯定是要發芽的生長,葉川表面不動聲色,暗中卻開始謀劃。他利用自己在官場多年積累的人脈,開始在一些關鍵場合對一些人事變動給韓景的改革使絆子,或者是制造這樣的或那樣的障礙。
不但如此,葉川對省政府經濟改革方面也設置障礙,在一次關于新興產業落地的會議上,葉川以環保等理由,對引進項目提出諸多質疑,使得原本順利推進的經濟改革出現了波折。
韓景很快察覺到了葉川的小動作,但他并不慌張。他知道葉川此舉不過是出于私心和狹隘的權力欲。
韓景一方面加快收集證據的速度,準備讓葉川的小動作無所遁形;另一方面,他聯合常青等支持改革的力量,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的成果顯現。
隨著時間推移,甘西省的經濟在新興產業的帶動下有了更明顯的起色,從能源初級輸出大省逐漸向能源輸出多樣化轉變,得到了實惠,廣大民眾對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而葉川的那些小動作,在韓景的布局下逐漸暴露在眾人面前,他的“紅眼病”最終成為了他仕途上的絆腳石。
韓景本來是不想搞政治斗爭,前面的兩任省委書記都黯然離開了,可以說都是自己直接或間接導致的。
韓景只想一心搞改革,讓甘西省發展起來。對人事競爭沒有太多的興趣,但是,你不想斗,并不代表別人不想斗,為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得不爭斗的。葉川的所作所為讓他明白,有時候政治斗爭無法避免。
既然對方出招了,你接還是不接?
逃避現實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退讓服軟也不是韓景的風格,不要說葉川是代理省委書記,就是正式的又怎么樣?
不要忘記了,韓景還有另一個身份,思想意識形態巡檢組組長,這身份是葉川忌憚的,
在一次重要的全省發展研討會上,韓景當著眾多官員的面,將葉川暗中使絆子的證據一一展示出來。葉川臉色煞白,試圖狡辯,卻在鐵證面前顯得蒼白無力。高層領導得知此事后,十分惱火,對事關戰略性問題,一個省級領導竟然為一己私欲而阻礙改革,這樣的領導怎么能做到領導好一個試點省的全面工作呢?
上層領導對葉川進行了嚴肅批評,并讓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最終,葉川因阻礙改革、濫用職權等行為被解除了代理省委書記的職務,降為正廳級巡視員,幾乎等于被邊緣化。
葉川的倒臺,讓甘西省官場的改革阻力大幅減少。韓景趁此機會,加快推進人事和經濟改革。他進一步完善干部磁卡制,嚴格考核官員,讓能者上、庸者下成為常態。
經濟上常青也是頗有建樹,他虛心接受韓的建議,經常請教韓景經濟改革的事情,常青早就聽說韓景是個全面手,經濟建設很有一套,在鄉鎮時就搞出來了工業園區,而且還是超級規模的,常青采取韓景對新興產業發展預測性分析,把能源輸出多樣化的格局逐漸穩固,甘西省的經濟開始騰飛。
在韓景的帶領下,甘西省成為了西部大開發的成功典范。他的改革經驗被推廣到其他地區,他也因此得到了高層的刮目相看。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
而那些曾經反對改革的官員,在看到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后,也紛紛轉變態度,積極投身到改革中。
甘西省在這場變革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韓景也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書寫了一段輝煌的篇章,創出了雙贏的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