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次過來,主要是想找他了解一下之前的一個案子。”
他們說話間,呂忠鑫不聲不響地走到了一邊,開始端詳起墻上的文化墻來。
“哦,這樣啊,那你稍等。”
值班民警說完,拿起桌上的座機撥了出去。
于大章沒動,就站在原地等待著。
兩分鐘后,一名民警從里面走了出來,當他看見于大章三人后,愣了一下,隨即走上前去:
“我就是楊峰。”
“你好你好。”于大章立刻伸出手,與對方握了一下:
“找個說話的地方吧,這事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的。”
楊峰點點頭:
“好,跟我來。”
隨后三人跟著他來到一間辦公室。
路上,師徒兩人對視了一眼,于大章的眼神中帶著詢問,呂忠鑫則是輕輕點了一下頭。
這就是默契。
于大章用眼神詢問的是:文化墻上有沒有那兩人的信息。
呂忠鑫立刻讀懂了他的意思,并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派出所也是有輪崗制度的。
主要是為了防止警員在一個崗位工作時間過長,熟悉的人太多,從而影響工作的公正性。
同時也是為了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
但這種崗位調動不是經常性的,而且調動的范圍也不大,通常在派出所內部就解決了。
文化墻上有那兩人的信息,說明他們還在這個派出所工作。
到了辦公室,幾人落座,于大章直接問道:
“方鵬這個人你還記得不?”
聽到這個名字后,那名叫楊峰的警員露出思索之色,隨即回答道:
“沒什么印象了。”
他答得很干脆,說明他對自己的記憶力非常自信。
“五年前,有個人晚上來報案。”于大章提醒道:
“他說自己是從一個工廠里逃出來的,他的長相有點特別,很像唐氏綜合征患者。”
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記不住也正常,更何況還是五年前發生的事情。
所以于大章對此也理解。
說話的同時,他還拿出了方鵬的照片,遞給楊峰。
對方接過照片后,只看了一眼就認出來了:
“是他啊,時間太久了,我要是不看照片,不可能想得起來。”
于大章盯著他的臉問道:
“當年關于他的事情,你還能記起來多少?”
楊峰剛才回答時,臉上的表情很平靜,沒有類似心虛、害怕或者驚慌等情緒。
說明他在這件事上問心無愧。
這也讓于大章越來越好奇了。
“稍等一下。”楊峰站起來說道:
“當年我在所里接警,報案記錄都是我手寫的,現在應該還有保存,我去找找。”
“好的,麻煩了。”于大章很客氣。
等楊峰離開后,他看向呂忠鑫:
“那位姓洪的領導叫什么?”
“他叫洪柳文。”呂忠鑫快速答道:
“是這里的副所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