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四龍或躍猶依泉’!”
殷橫野疏眉微挑,舉臂一格,劍氣長鞭的鞭梢“卷”住殘影之臂,真身卻凝于化散的殘影畔三寸處,而第二道劍鞭又至。“不容易啊蕭諫紙,你贏你師父啦,一舉跨上了登龍第四階……爾奮空拳彼擊劍,水縱長瀾火飛焰!”
蕭諫紙已無法開口,額際水漬晶亮,每一道都涼徹心肺。
這是仲夫子都沒能達到的境界,但殷橫野甚至還沒出手。
(莫非連踏臨登龍臺的“天下明宗”,也奈何不了這廝?)
——蒼天啊!
“只有六路?”
少年劍眉一聳,除疑問外,只差一點就能被劃歸“桀驁不馴”的自負亦顯露無遺。還有勉強克制卻沒什么用的“你們大人都是騙子”的譏誚忿懣。“只有六路叫什么《八表游龍劍》?”
“等你當上明宗,”輕裘紗冕、面如冠玉的中年羽士一本正經。“就可以改成《六福游龍劍》了。叫雙拼、四海、七巧八寶都行,總之你說了算。我師傅說,昔年第十八代明宗藺祖師某某人就打過這主意,欲改名為《十八趴》。”
“不是吧這么缺德?”少年倒抽一口涼氣,飽受驚嚇。
“當然不會承認是為了占個歷史定位,名垂不朽之類,說是希望教育學子們不屈不饒、越挫越勇,別被眼前的困難打敗,只要書讀得好,將來可以提早告老還不愁衣食……之類的。”
“……他后來是因為這個死的嗎?”
“世上哪有不死的?”
仲夫子巧妙跳過這個話題,笑顧少年。“用臣,你學什么都很快,光是‘一龍沉荒起秋水’,有人花上十數年工夫鉆研,猶不可自拔。你入府三載,居然連‘六龍馭兮神將升’亦都練成,我敢說往后十年……不,說不定一甲子內,都難有資質更高的了。”
若少年笨些,便未飄飄欲仙,也該歡喜不置,暗自雀躍——仲夫子不但是眾教御里最為學子們所擁戴,武功學問也是數一數二,大家都說他若有意爭取,府尊之位不作第二人想。
可惜蕭用臣摸透了他的脾性,鳳眼一翻,語聲呆板如誦經,連說還帶比劃,一句一個動作,睫毛眨巴眨巴十足諂媚,是仲驤玉最討厭的那種、但于講演競賽肯定奪冠的架勢。
“……但資質并不是一切,努力才是重點。更要緊的是心懷若谷謙沖自牧,如果能無心權位,不受利祿名聲所惑,就太好啦。我還漏了什么?一會兒讓曾功亮給我刺在大腿上,他手藝可好了。熱心助人?五道和平?還是愛護動物?”
“就……之類的,你曉得。”仲驤玉苦笑。
聰明的孩子并不好帶,他們自負的外表之下,其實藏著較常人更脆弱易感的心思。“但我要同你說的并不是這些。你已練完了‘六龍馭兮神將升’,這自是一套極厲害的劍法,但你能不能告訴我,與‘三龍紛斗駭奔鯨’比將起來,哪一路要更厲害些?”
“三龍紛斗駭奔鯨”可說是六劍中招式最多,理路最繁復,難的是還得求快。蕭用臣喜歡更獨斷的方式,衡量攻守形勢之優劣,依脈絡取勝;競快的變數太多,常做白工,委實不對胃口。
仲夫子之問卻點醒了他,靈光一閃,疑竇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