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名字。”司命若有所思地應了一聲,“謝謝你,小雀斑。”
瑪琳眉頭一挑,差點脫口而出“請注意用詞”,但最后還是咽了回去。
——她見過太多這種人。
吊兒郎當,言語輕佻,看似不靠譜,實際上可能才是最后主筆那行字的人。
但她此刻沒興趣去探驗證明。
“再見。”
“好走,女信使。”司命朝她揮了揮手,像在送一封情書走出門口。
瑪琳走后,門緩緩關上。
房間一時間安靜下來。
司命把煙掐滅,靠在門框邊,垂眼看著手里的木盒。
“莉雅。”
他低聲重復了一遍那名字,仿佛在和某種舊記憶對話。
他打開木盒,抽出那份稿件。
《鏡上之海》。
標題優雅,克制而鋒利,像以銀針在云端刺字。
正文開篇是一段意識流段落,講述一個人在海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試圖與之對話,最后卻意識到,那倒影并非“他”自己,而是另一個被囚禁在鏡中海底的“他人”。
文筆精準得像刀鋒擦過玻璃,意象繁復而不混亂,句式結構嵌套反轉,甚至擁有罕見的“邏輯倒鉤”技巧——
他在讀完前五段時,已幾乎猜到了結尾。
但真正讀到最后那句時,他卻無法確定:
到底是自己預判成功,還是她有意引導他以為自己“猜對了”。
那種構思感。
那種嵌套感。
讓他只能低聲吐出一句:
“……真他媽熟練。”
他合上稿子,指節敲了敲木盒邊緣,像在確認作者的輪廓。
這不是普通的小文青寫得出的東西。
他想起一些零碎的情報。
關于皇族某位極少出鏡、但在門鏡學派內部聲望不俗的王女。
白金長發,禮貌克制,眼神冷靜。
她曾在一次議會內被當作“無害而無效”的存在,但她卻說過一句讓教會震怒、貴族失眠的發言:
“若命運是鏡中海,那我們就該學會游泳。”
他低聲吐出那個名字。
“莉賽莉雅。”
“你也想寫劇本”
“那我們就看看——你的筆,到底能不能寫出,比謊言更真的臺詞。”
瑪琳并不是那種輕易對人發火的女孩。
從小在王都工人街長大,她早就學會了如何在夾縫里行走、在人群中沉默,在龐大的城市秩序下藏好自己的情緒。
但她知道,自己距離那條情緒的邊界——已經不遠了。
她快步走下晨星時報那道斑駁臺階,腳下的磚石因年久松動而輕微顫動,像是在她心中咕噥出聲。
她忍不住回頭瞪了一眼那扇老舊的門,門框一角還帶著煙熏的焦黑痕跡。
她低聲嘀咕了一句:
“‘小雀斑’……混賬玩意。”
她當然知道自己臉上的雀斑,從小時候就是街頭孩子拿來取笑的對象,“雀斑鬼”“泥點臉”之類的稱呼她聽得太多了。
自從被莉賽莉雅殿下收為貼身侍女之后,這種稱呼就徹底消失了。
王宮的人,不敢叫她。
他們知道誰站在她身后。
——直到今天。
“混賬玩意。”
她又咬著牙重復了一遍,聲音壓低了些,語氣卻更咬牙切齒了。
她站在原地用力剁了兩下腳,仿佛在借這個動作把心里的火氣踩下去。
就在這時,晨星時報的門“吱呀”一聲又被推開了。
“哎”
一個聲音探出。
司命。
他探著頭,似乎是剛聽到點什么有趣的。
“你說你叫瑪琳,對吧是不是”
瑪琳下意識轉頭,反射性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