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煊捏了捏自己的眼角:
“我一上來就詢問你們甘心不甘心在此蹉跎,反正我是不甘心就當一個知縣的。”
“大家的政績做出來了,我才能向官家舉薦你們。”
“到時候也外放到開封府其余縣區當個知縣之類的,這么多年熬的資歷夠了,就是缺乏有人舉薦。”
“我來之前也聽說過,天圣三年的時候,權祥符知縣張旨因斷獄平允直接轉正。”
“你們代理滿一考(一年)無重大過失,需要有兩任基層官經歷。”
“就一丁點不想往上走一走嗎?”
“畢竟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縣尉班峰立即表態:
“回大官人的話,我是愿意升官的,只是苦于沒有人舉薦。”
因為需要兩個五品以上的官員共同舉薦。
不說花錢找人的事,這種舉主是有風險的。
畢竟一旦被舉薦的人犯了罪,舉主也是要受到牽連。
班峰就算是想要花錢找人都沒門路的。
在大宋舉薦是有連坐條款的。
否則范仲淹硬懟劉太后,晏殊也不會急的過來責問他為什么這么沖動。
在旁人看來,范仲淹的所有舉措,那就是晏殊在背后受益,由范仲淹打前站的。
朝廷當中如此行徑十分正常。
呂夷簡收攏那么多人,無論是什么事,都是要他們沖鋒在前,然后呂夷簡再擇機開口。
哪有一方魁首,率先沖鋒在前的?
更加容易被集火干掉。
瘦弱的主簿鄭文煥嘆了口氣。
周縣丞一直都不挪窩,他哪有機會往上爬做到縣丞的位置?
“大官人,俺也一樣。”
這下子輪到主簿鄭文煥說這句話了。
畢竟他是讀過書的,要是要一些臉面,不想赤果果的暴露升官需求。
“這么說周縣丞不想嘍?”
三雙明晃晃的眼睛盯著胖乎乎的周德絨,他這個縣丞直接往后一縮。
一張大餅。
直接讓其余二人站隊宋煊,認為周德絨是不想一塊“努力奮斗”!
“大官人,二位,莫要為難我啊。”
“你們以為我不想往上爬?”
“可是歷任知縣的四善三最考核,開封縣沒有一次得到過上等。”
四善: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
三最:獄訟無冤、催科不擾、農桑墾殖。
周德絨說完之后,又怒視其余二人:
“你們也是在這縣衙待了許久,難道就不知道其中的緣故?”
鄭文煥當然知道,班峰也有所耳聞。
這不是來了新知縣,人家又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
說不準就有這個本事。
再加上人家岳父是當今軍方第一人,說不準就有許多人賣他個面子。
班峰不管這個那個的理由。
反正新知縣是要重用我。
然后從你手中搶權,我是舉雙手贊成的,必須要弄你。
“周縣丞,話不是這么說的。”
班峰放下手中的茶杯:
“有什么難處你就先與大官人說一說嘛,萬一大官人能解決呢。”
“好。”
周德絨便開啟了吐槽模式。
去年水淹東京城,光是淹死許多人,但是上報的人不多。
后續從陳留縣泄洪,淹了三千畝良田。
三司使應說汴京無災,不準減稅。
不光如此,開封府還強令開封縣替陳留縣補交三千畝良田的賦稅。
因為泄洪對于開封縣最為有利,不能讓陳留縣吃虧。
開封縣不僅要出錢,還要出人出糧去幫助陳留縣修筑堤防。
就這么的,還傳出來,修建堤防的歲修銀被貪墨了。
最終三司使下去查也沒有查出來什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