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好事,至少給隊里人增加了活力,而且也增加了收入。
“就問家里人不讓種打瓜唄。”楊永強有點垂頭喪氣,明明是好事,為什么家里人不答應呢?
“那有啥好問的,讓種那就種,不讓種那就先等等看。”李龍說道,“又不算什么特別大的事。你要換位思考,你處在你爹的位置上可能也不讓種。一畝地能打一百多公斤麥子,磨成面夠你妹子一年吃的細糧了。種出來的打瓜籽要是賣不掉,那玩意兒可不頂餓,總不能天天磕瓜子吧。”
李龍的話讓陶大強和楊永強兩個人笑了。想想其實也是這么個道理。他們已經“迷信”了李龍的能力,但并不代表李龍真的什么都會,什么都對。他們的父輩作為旁觀者可能看得更清楚,等一等可能也是對的。
三個人走到南邊的冰窟窿那里,發現上面果然已經結了一層冰,看著還挺厚的。李龍看著這層冰就知道,冰窟窿打破,短時間內能掏到的也就是一些小鯽魚,真正撈魚還要看下午。
不過好事是晚上有鮮魚湯喝了。
不等李龍行動,陶大強和楊永強兩個人一人占了一個冰窟窿就開砸起來。
李龍就只好拿著鐵锨兩邊輪流去鏟砸開的冰塊子,鏟完后再用抄網撈,把冰塊子撈干凈,他就沒活干了。
因為他把兩邊的冰塊子撈干凈后,陶大強和楊永強兩個已經拿著抄網開始在冰窟窿里撈魚了。
前幾網是真沒啥魚,偶爾有幾條小鯽魚,撈出來蹦跶兩下后便直接凍硬了。
李龍撿了一會兒魚,便不撿了,去遠處找來一些毛葦子點了起來.這里原本就有點火剩下的灰,直接在原地點火,火燒起來的時候他跑的挺遠,葦子燒的火很旺,不跑會把眉毛燒掉。
看著感覺沒啥意思,李龍就轉到了梁家三兄弟那里。
昨天從李建國那里知道,即使他不在,梁家三兄弟每天逮到魚后也會送過去。
“今天咋樣?”李龍問了一句。
其實能看到,袋子里有淺淺的一點兒,他也知道,剛來的砸完冰窟窿都是這樣的。
“就一條大的,還是要看下午。”梁老二一邊撿著魚一邊說道,“大的是鯉魚,一公斤多,不算大,但看著挺漂亮的。”
說著撐開口袋讓李龍看。
李龍看到里面一條鱗片發紅發黃的鯉魚,嘴一張一張的,兩邊還有胡子,這魚還沒完全死掉,在那里扭動頭,不過也活不了多久了。
“漂亮,真漂亮!”李龍由衷的贊嘆著。
不論魚好吃不好吃,就這形象是真不錯,也難怪會成為華夏古文明里的祥瑞。
看著感覺就不一樣嘛。
“你們那邊咋樣?”梁老大掏了一抄網上來,翻出來三五條狗魚,有些失望,然后問李龍。
“幾條小鯽魚,我們那邊冰窟窿都凍了好幾天了,一開始肯定是沒魚的,一樣要看下午了。這幾天冷了,魚都不好好活動了。”
“那是。”
“李龍,聽說你要種打瓜?”梁老三在另外那個窟窿里掏著,邊掏邊問道,“那打瓜是啥?和西瓜一樣還是和冬瓜一樣?”
他的聲音有點大,遠處趙家父子也聽著。
李龍有點意外,自己種打瓜的事情已經傳遍村子了嗎?連梁家人都知道了?
梁家人在老莊子,距離李家的新莊子可不遠。他相信大哥李建國也不是多話的人。這說明,整個村子可能都知道自己要種打瓜了。
不過這也不算啥需要隱瞞的事情,畢竟等開春種的時候,還是要傳開的,他便說道:
“是準備種打瓜。這打瓜有點像西瓜,瓜籽也像,只是比西瓜籽要大。”
“那打瓜也是整個瓜賣嗎?”梁老二在旁邊問道,先前他沒好意思問,現在弟弟問了,李龍又愿意回答,他就接著問了。
“不是,打瓜是要里面的籽。這個籽是做炒貨,有些人喜歡磕這個瓜子。”李龍解釋著,“而且打瓜的瓤沒有西瓜好吃,不是那么甜,也不是紅瓤的,大部分是黃瓤或者白瓤的。”
“這樣啊。”梁家老二點點頭,算是有了一點了解。(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