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覺得這樣不好,那承包后給大家說一下,允許大家在里面逮魚就行了。”
李龍的話說的很現實。
李建國和顧博遠兩個都在思考。
“不光小海子,你們看著吧,往后葦溝也得讓人承包了,有些人可能還會自己挖魚池子養魚賣。”李龍繼續說道,“上面政策允許大家先富起來,那富起來的辦法多了,肯定有人想試一試。”
再過五六年,鄉里有個能人創業失敗,欠一屁股債,最后鄉里沒辦法,就把小海子讓他承包了,看他能不能有辦法通過小海子賺錢。
那時候小海子已經垮過一次壩,里面沒啥大魚了,只有小鯽魚,那人真就無力回天。
最后擺爛了。
眼下小海子在李龍的努力下還好好的,他可不想讓別人撿這個便宜。
所以,先下手為強。
兩年的經歷,讓李建國顧博遠知道李龍說的應該是正確的。不管這消息從哪里來,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代表著以后生產隊里的管理形式,會有大的改變。
也就是說,什么東西,都能私有化了。
“那就包了吧。”李青俠對小海子簡直是滿意極了。他覺得年年在小海子里逮魚都行。
想想如果有一天那里被承包了,然后逮不了魚了,李青俠覺得生活真就沒多少樂趣了。
“行,等我空了回去就找隊里承包,然后到鄉里備案。”
“那你打算包多少年?”李建國問道。
“先包個十年吧?”李龍說道,“隊里肯定不會要多少錢。老爹,你一夏天能從里面逮魚賣到多少錢?”李龍扭頭問李青俠。
李青俠一聽李龍問這個,臉上頓時就增加了不少光彩,他有些矜持的笑著說道:
“咋說也弄個兩三千。”
行吧,老爹一個夏天就差不多搞一個拖拉機了。
李建國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算是有點拖家里的后腿了。在地里拼死拼活的忙,最后干下來賺的錢,不如老爹悠悠哉的逮魚一年賺的多。
畢竟一夏天就兩三千了,弄不好老爹還少說了,再加上冬天努力一下,指不定超過五千沒問題。
這還是老爹一個人干的。
李建國嘆了口氣,感覺電視也不好看了。
不過他也知道他不能像李龍那樣,更不能像老爹那樣自在。
一家人,甚至包括李龍和顧博遠的公糧最后都得由他來交。
明年,顧博遠的地就得由他來種了,所以有臺拖拉機會好太多。
好在顧曉霞的戶口已經遷到了縣城,她那份公糧不用交了。
李龍之所以覺得這個生產隊好的原因,是這里除公糧以外負責比較少。
他聽老爹說,其實口里的負擔比北疆要重。
扯回原話,其實李龍還想把葦湖承包掉,不然的話,再過兩年,供銷社的葦把子任務恐怕就得受制于人了,那個時候,他再想賺這個錢,就沒那么容易了。
畢竟葦湖真的會被承包,而且還會比小海子還快。
當然,也就承包幾年,供銷社出的葦把子任務也就再收幾年,九零年左右,就不收了。那時候造紙廠也不怎么要葦子了,畢竟麥草在造紙方面更優質一些,麥草的產量也大。
但這幾年,也有不小的利潤呢。(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