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江東孫策,目光西顧,曹操神色有些惑然,當下河北和中原大戰將起,而關中卻是平靜的緊,竟是沒有動員大眾的跡象,看上去是不打算摻和到他和袁紹的大戰中。
同時曹操有些不解,他本以為今者袁紹獨為一檔,關中的劉璋可以為之援手,以兩弱合力對之一強,這是他和劉璋應該有的默契,不用分說才是。
然而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他三月的時候,假天子之命前往關中,用詔書的形式要求劉璋出兵并州,攻打袁紹之腹背,以求阻滯袁紹南下的攻勢。
使者自關中返回稟告,劉璋以關中歷年遭受兵災,三輔空虛為借口,并不打算出兵脅迫太原、上黨之地,并勸告曹操與袁紹和睦相處,這一條,曹操視作場面上的廢話。
袁紹勢大,曹操自然是想和袁紹和睦相處,積蓄糧草,訓練士卒,悶頭發育一波,等到兵精糧足再去同袁紹對敵,可袁紹豈會放任他坐大。
這不,去歲兵進河東受阻的袁紹,今歲發兵南下,行起了逐鹿中原的事情。
對于劉璋置身事外的行為,曹操與諸多謀士商議,大抵知曉了劉璋的想法,估摸著劉璋是想放任蟹蚌相爭,好漁翁得利,所以一時間未有動作。
此外以荀彧、郭嘉等一流謀士看法,劉璋這是打算等到袁紹和他相持日久,兩方精疲力竭的時候,也即是最佳參戰時機,那時侯傾巢而出,獲取最大的利益。
‘好算計。’曹操心下感喟了一聲,同時也有些納悶,劉璋就不怕他被袁紹旬月之內討定,到時候中原盡落入袁紹之手,袁紹便得天下十之六七,屆時袁紹揮師西進,關中豈不是危殆。
莫不是劉璋相信他接下來能和袁紹大軍相持數月,有能和袁紹扳一扳手腕的可能。
‘倒是看得起我曹操。’
一念至此,曹操搖了搖頭,無所謂劉璋看得起看不起他,眼下他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對敵袁紹,袁紹大軍數倍于他,又有胡騎助陣,糧草又比他充足,是一個明面上各項方面都超出他的大敵。
對上袁紹這等強橫的大敵,曹操心下所念,當此之時,唯有出奇而已,不然絕難有破局的可能。
只是出奇策不是那么簡單的,于曹操看來,袁紹雖不是超世之杰,可也不是什么庸人,其人麾下謀臣如云,就算袁紹好謀無斷,可應對之策還是有的。
得先抗衡一二,然后尋覓戰機,眼下束手無措的曹操,放棄了思考,也是眼下思考得不出什么好計策,須得是和袁紹交上手,兩邊糾纏在一起,戰局紛亂的時候,或可能找到勝機。
‘袁本初!’
與幼時好友走到廝殺搏命這一步,曹操心下倒是沒有感喟,畢竟經過這么多年,這么多事,他早就和袁紹分道揚鑣,不為同謀了。
袁紹既是邀戰,他便應戰。(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