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軍學堂成立海關專業,專門研究如何加強關禁、防止違禁貨物出口和偷稅漏稅。”
“至于海上的漁船,小船可以不用收稅,長度超過十米或二十米的漁船,需要在當地海軍機構注冊,確定不用于運輸貨物。這個漁船的標準,由海軍衙門研究確定。”
“所有能長途運貨的大船,都要注冊納稅。”
“在國內運輸的,通關納稅之后,到目的地由當地海關開具證明,然后拿著證明,去四海銀行退稅。”
“皮島貨物同樣如此,在皮島設立海關機構,他們開具證明后,同樣可以拿去四海銀行退稅。”
祭出了退稅這個方案,朱由檢寧愿麻煩點,也不愿有人鉆空子偷稅漏稅。
同時,為了防止有人偽造,朱由檢囑咐工部尚書薛鳳翔道:
“薛卿和海軍衙門的人商量一下,制定出納稅單據和證明文書的通用格式。由印刷工坊以寶鈔的規格研制特殊紙張和墨水,統一印刷使用。”
“各機構的印章和印泥也要加強防偽,防止被人偽造。”
“發現偽造印章、單據、公文的,執法機關緝捕。”
這是把剛剛設立的印刷工坊給用上了,薛鳳翔心中振奮,知道皇帝真的重視工部。
但是俞咨皋和毛文龍,卻是心中哀嘆。知道這樣的制度一旦實行,他們就同樣受到限制了。
以前他們在海上航行時,可以順便帶著貨船運貨,甚至直接用水師船只運輸,根本沒有人管。如今有海警海關監督,他們就不能這么為所欲為了。
那些文官護軍一定會對他們這些武將嚴查,揪他們的錯處。
毛文龍想到這件事情,便向皇帝詢問道:
“為水師運輸貨物的船只,海關和海警也能查嗎?”
“他們需不需要繳稅?”
他不說朱由檢還沒想到,聽到毛文龍這個問題,朱由檢立刻想到了海軍有可能夾帶貨物、監守自盜,所以他立刻道:
“用于軍務的民船,同樣需要注冊。”
“只有確定在執行軍務時,才能不用納稅。”
“海關要派出人員檢查,和海軍一起開具證明,嚴防這些船只私運貨物夾帶。”
“除了軍隊后勤貨物,以及水師官兵的私人物品外,這些船只運輸的其它貨物,同樣需要繳稅。”
這個決定,讓俞咨皋心中更是哀嘆,覺得受到的限制更多了。海關是海軍護軍使直管,派出的人員不一定會賣他這個海軍提督面子。到時候他再想要運貨,那就不容易了。
他是感覺皇帝對海關的設置越來越嚴密,但是朱由檢卻感覺到,海關作為新設機構,需要補的漏洞實在太多,自己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所以,除了在海軍學堂設立海關專業外,朱由檢決定在海軍衙門設立監察機構,向兵部尚書、協理三法司的袁可立道:
“監軍總署進展得怎么樣了?”
“海軍衙門要設立監察署,派遣監察御史監督。”
“海軍衙門的監察不能全靠太監,兵部和都察院要承擔起責任來。”
把海軍衙門這個新設機構,納入兵部和都察院監管。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