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蘇軾把誰的卷子,看成是李廌的呢
答案是——章惇之子章持。
因為,章持在考試前,一直在老家跟著章惇守孝。
在守孝期間據說是跟著老父親,天天鉆研蘇軾的文章。
于是寫出來的文章,讓蘇軾誤以為是受自己影響很深的李廌。
而李廌為了避嫌,故意偏離自己的風格。
結果寫出來的文章,被蘇軾認為是某個新黨的士子——坊間說是章持。
如今,章衡知貢舉,這個公案注定是不會發生的了。
因為,章持需要避嫌。
今年的科舉,他已經放棄。
想著這些,趙煦就下意識的摩挲了一下雙手,然后看向章衡,問道:“章卿,如今科場之弊,何風最盛”
“自然是懷挾!”章衡沒有思考,直接答道。
這很好理解。
其他作弊手段,要么需要有背景,要么需要有關系,要么需要有很多很多錢。
或者,三者都必須具備。
只有這帶小抄,眾生平等,人人都能學,而且一學就會。
“自真廟以來,舉人公然懷挾文字,皆是小紙細書,抄節完備……”
王子韶在旁邊幫腔:“臣聽說,如今汴京城中善抄小字之筆工,每抄一本,索價百貫以上!買者卻絡繹不絕!”
范百祿補刀奏道:“臣聽說福建路有建陽書坊,坊中圖書,行銷天下,今書坊中就有商賈專刻科舉條目,撮載綱要,皆蠅頭小冊,于是天下士人皆購其書,以充懷挾之用!”
趙煦聽著,卻是不怒反喜。
為什么
因為這在他看來,是資本主義在大宋開始生根發芽的標志!
你看——都有資本家,敢冒著殺頭的風險,專門給客戶提供,專用小抄的圖書了。
這妥妥的就是資本主義的行為!
只能說,不愧是福建人。
就是膽子大,路子野,敢闖敢干!
也就難怪,泉州港在開港后,能迅速后來居上,取代明州、廣州和杭州的地位,成為南宋時期的天下第一港甚至是全球第一港!
當然了,他也只是嘴角笑了一下,就趕緊收斂起來。
為了遮掩,趙煦看向章衡,假作正經的問道:“祖宗可有制懷挾者的條貫”
章衡低下頭去:“回稟陛下,真廟時曾有脫衣搜身查驗之策……”
“然而,大中祥符年間,真廟為重士大夫,下詔廢絕此術!”
“理由呢”
“脫衣搜身查驗,失取士之體!”
士大夫都是君子。
怎么能因為,一小部分人帶小抄,就讓所有人都脫衣接受胥吏的搜身查驗呢
這太不體面!
也不符合朝廷尊重士大夫的國策。
這也是大宋朝的畸形和別扭所導致的必然。
得國不正,加上太宗北伐失利以及澶淵之盟的雙重打擊,使得合法性被動搖。
于是,就只能和士大夫妥協、讓步。
于是就只能通過讓渡權力給士大夫階級,來穩固統治基礎,確立新的合法性——以文御武,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自然的,士大夫的地位和人格,就必須尊重。
于是,在大宋朝帶小抄,已是科舉的習慣和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