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子稱吩咐的具體規劃,便是“結硬寨打呆仗”,每天只推進三十里,而且主力向前推進時,來路上的營寨也沒必要全部拆毀,寧可重復施工多備些材料、多做點準備。
這樣距離的推進,哪怕方臘注意到了他們,并且調動主力過來攔截,趙子稱也能立刻縮進營中,打一場守營戰。
而不至于因為時間過于倉促、被迫拖入更無把握的野戰。
與此同時,這樣的結硬寨打呆仗,也能讓己方的出兵聲勢更大,讓方臘更容易注意到這路人馬、并投入更多的重視,為杭州方向減輕圍攻的壓力。
果不其然,在趙子稱出兵后的第四天,方臘軍就對趙子稱的援軍做出了非常大的反應。
方臘也吸取了之前石寶、鄧元覺先后死在趙子稱手上的教訓,這次沒敢再分兵。
除了留下圍堵杭州城各門的必要力量外,方臘把其余主力都盡量抽調過來,往杭州和秀州交界的鹽官縣方向機動。試圖集中優勢兵力,一口吃掉趙子稱部。
但趙子稱當然不會讓方臘得逞,他最后一次扎營,是位于鹽官縣再往西南、出城大約三十里處。
鹽官縣距離杭州治所錢塘縣,大約是九十里路。
從鹽官縣往西南再走三十多里,大約就相當于后世的海寧一帶了,距離錢塘縣就只剩五十多里路了——當然宋朝的時候,海寧還并不是一個縣,只是一個小鎮。
方臘大軍趕來時,趙子稱已經提前讓人收縮兵力,固守營壘。他的營地東南側瀕臨錢塘江,又有鎮江來的水軍戰船保護側翼,所以完全不怕方臘的包圍。
就算方臘把趙子稱營壘的陸上三面徹底圍住了,死戰激戰之后趙子稱確實守不住,他也還能靠著錢塘江邊的戰船,走水路撤走。
而方臘作為剛起兵幾個月的農民軍,是沒有大船水軍的。哪怕方臘能湊出大量的人手打水戰,但他用的戰船始終是短板,只能是民用的小漁船罷了。
趙子稱提前讓人不惜體力、奮力苦干,盡量加固營壘,方臘的先鋒趕到時,看趙子稱兵少,還試探性地發動了一波攻營。
但趙子稱手下有楊志林沖魯達死守,趙子稱本人又親自配著寶劍督陣巡視,將士們士氣極為高昂,依托營壘的夯土墻和尖樁木柵,面對數倍之敵的強攻,也能巋然不動。
方臘的先鋒試探攻營受挫,只好先轉入相持。
但他們卻不知道,就在方臘被趙子稱調動過來的時候,韓世忠已經帶著兩百多西軍騎兵,往錢塘縣方向奔襲,試圖劫營騷擾、并給城內守軍射箭書送信鼓舞士氣。
——
ps:今天有網站的杭州站座談會,中午就出門了。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