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瑜不是傻子,怎么會甘心給我們當槍使?
第二,如果放任周瑜打下南郡,到時候我們不還是得重新打一遍。
屆時依然會損兵折將,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李翊微微一笑,不急作答。
徐盛站起身來,奮然曰:
“吾等血戰赤壁,豈為他人作嫁乎?”
“今避而不戰,他日攻南郡,死傷必倍于今!”
李翊一捋頷下胡須,以手指江水說道:
“諸君見漁者乎?不費鉤餌,焉得大魚?”
遂命取襄陽、江陵城防圖,指而言:
“曹仁守具精良,若強攻,吾軍士折損當不下萬人。”
“吾自有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管叫周瑜乖乖交出南郡。”
眾人紛紛問,以周瑜強勢霸道的性格,拿下南郡之后,豈肯拱手相讓?
李翊撫掌大笑,又令侍者取來一副巨幅輿圖,懸于桿上。
以筆勾勒,分析道:
“……諸君且看,吾退兵夏口非怯也,乃‘示形于東而擊于西也’!”
說著,又一指淮南要沖之地。
“可對外宣稱,我等此戰,只為劉琦而來。”
“今曹賊已逐,荊州之事,當由荊州人自行解決。”
“來日我等便大張旗鼓,佯裝是要北歸徐州。”
“卻使精兵三萬,借道汝南,沿汝水疾下,不三日便可抵廬江。”
此時,諸葛亮率先反應過來,驚嘆道:
“妙哉!廬江乃江東門戶,若失之,則周瑜縱得南郡,亦成孤懸之師!”
廬江是連接荊州的要地,一旦被齊軍所得。
周瑜打下來的南郡、南陽立馬成了飛地。
周瑜當然可以割據在那里,繼續去追逐他的志向——進取益州。
只是不知道坐鎮江東的孫權,放不放心讓周瑜在荊北常年領兵。
尤其兩地還不好聯系,因為途徑之地的要道,已被齊軍給切斷了。
徐盛略有遲疑,問道:
“若周瑜不顧廬江,執意要強據南郡,如之奈何?”
李翊冷聲笑道:
“昔年孫策以玉璽質袁術借兵,可知江東最忌后路被斷。”
“今吾取廬江,如扼其咽喉。”
“孫權是寧要孤城,還是要三吳根基?”
“縱然周瑜要強據南郡,吾等只須在緊要之處,截斷周瑜來使。”
“然后命人仿周瑜筆跡,改寫傲慢之詞。”
“到時孫權見著必怒,定召周瑜回江東。”
眾人大喜,紛紛拜服李翊。
論心機計謀,還得是李丞相啊!
這等白嫖技術,我等簡直是望塵莫及!
對李翊吹捧一番之后,人報周瑜與呂蒙已經引兵到來。
李翊大喜:
“周郎來,正解吾之愁悶!”
“計可發矣!”
不怕周瑜來,就怕他不來。
如果周瑜不來,吳人又怎會知道我對荊州“不感興趣”呢?
于是,李翊命趙云領數騎去接。
趙云領命,率百余名白馬義從出了城外。
周瑜遙望見一簇騎兵到來,見其軍士雄壯,馬體彪肥,乃謂左右人道:
“此北人馬乎?”
人答說是。
周瑜默然良機,慨嘆道:
“吾等在江東,慣弄舟楫,若比水戰,善可與齊國一較高下。”
“若比馬上功夫,只恐我等無有半成勝算。”
周瑜心中甚是不安,但還是率眾行至于營門外。
李翊、諸葛亮出帳來接,迎他入內。
各敘禮畢,設宴相待。
諸葛亮舉酒致謝周瑜來赤壁鏖兵之事,周瑜還禮。
酒至數巡,周瑜乃試探問道:
“今孔明先生屯兵至夏口,莫非有意要取南郡乎?”
此言一出,在場諸人都在那里冷笑。
心想我們都退到夏口來了,還怎么去取南郡?
諸葛亮揮扇笑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