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懿頓首再拜,謹呈季玉主公麾下:”
“朔風凜冽,臣獨坐雒城衙署,執筆如負千鈞。”
“憶昔與主公同游錦江,共論天下之勢,恍如昨日。”
“今臣以敗軍之將,敢獻芻蕘之言,惟主公垂鑒。”
“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與劉備二雄于天下。”
“前者漢中張魯,擁險固之利,據十年之積,猶不能當其鋒。”
“今西川雖險,然兵不過十萬,將不過數員,豈能久持?”
“臣觀天時人事,皆不在蜀。”
“臣妹吳氏,蒙先主不棄,得侍巾櫛。”
“每憶先主托孤之言,未嘗不涕泗橫流。”
“臣與主公,實為姻親,豈忍兵戈相向?”
“昔日在城頭見士卒血染戰袍,百姓扶老攜幼逃難之狀,臣心如刀絞。”
“今曹操已許臣,若主公來降,當保宗廟,全性命,使蜀中百姓免遭兵燹之災。”
“下邳劉玄德,欲吞中原,無暇西顧,必不能救。”
“愿主公早早決斷,以百姓為念,以宗廟為重。”
“識時務者為俊杰,知天命者得永安。”
“若執意不降,必然大禍臨頭。”
簡單概括吳懿的話說,就是璋哥你就別折騰了。
你還指望你手下的人,死心塌地為你賣命嗎?
趕緊投了吧,這對你,對宗廟,對蜀中的百姓都好。
劉璋覽畢,勃然大怒,扯毀其書,破口大罵:
“吳懿狗賊賣主求榮,忘恩負義!”
“與吾為姻親,今反助外人也。”
遂逐其使者出城。
即遣妻弟費觀,提兵前去守把綿竹。
卻說曹操駐馬于雒城,正提兵趕往綿竹。
吳懿差下人回報,說:
“劉璋不肯投降,從事鄭度勸其燒野谷并各處倉廩,率巴西之民。”
“避于涪水西,深溝高壘而不戰。”
曹操及其麾下將領謀士聞言,無不大驚。
曹操慨嘆道:
“若使劉璋用此計策,西川不為孤所有也。”
其實曹操一開始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蜀地之所以難打,就是因為糧草供應跟不上。
曹操雖得了漢中,但依然沒辦法一次性在蜀地投入大量兵力與輜重。
一旦劉璋選擇堅壁清野,不與魏軍交戰。
那么最后誰勝誰負,猶難說也。
吳懿笑道:
“明公勿憂,此計雖然歹毒,但以末將對劉璋品性的了解。”
“他為了成都百姓,斷不會用此計策。”
曹操頷首,撫須笑道:
“劉季玉性子太過軟弱,不配據有天府之土。”
“蜀地當為孤所有也。”
直到這一刻,曹操才覺得他高看劉璋了。
因為以他的性格,肯定會選擇堅壁清野。
要是猶豫一秒,都是對川蜀天險的不尊重。
于是,下令道:
“事不宜遲,可速進兵取綿竹。”
“待攻克此地,成都易取矣。”
遂遣曹彰、曹休領兵前進。
時值炎夏,巴蜀之地大雨連綿。
曹軍旌旗盡濕,甲胄生潮。
曹操立馬高崗,遙望綿竹城頭,見守軍陣列不整,士氣低迷。
遂對左右笑道:
“久聞劉璋薄待士卒,疏于賞賜。”
“今觀此城,方知世人誠不欺我。”
“綿竹不難取也。”
綿竹算是成都的屏翼,是最后的保障。
就連這“衛星”之城的守軍士氣都如此低迷,曹操對勝利更加有信心了。
于是,下令猛攻綿竹。
守將費觀,統兵八千。
見魏軍攻得急,乃領兵守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