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廝殺一夜,各自罷兵。
是夜,費觀心里暗忖:
“如今曹操也殺至綿竹,取成都只是時間問題。”
“倘若繼續堅守,那也只是徒勞無益。”
“倒不如舉城而降,或可謀得大功。”
費觀其實也是東州派的人,他并不打算為劉璋死戰到底。
他只想保全自己麾下的部曲。
于是,黎明。
就在曹操再次率兵攻城時,忽見城頭白旗高懸。
城門洞開處,費觀素服出降,身后將士皆解甲棄兵。
曹操大喜,親往相迎。
“費將軍深明大義!”
曹操執其手謝道。
費觀跪地請罪:
“觀不能為主死節,實在慚愧!”
話未說完,曹操已他扶起身:
“將軍保全民命,此大功德也!”
即表奏費觀為裨將軍,拜其為巴郡太守,余下部曲盡皆厚賞。
值得一提的是,費觀其實也是劉璋的姻親。
費觀的族姑是劉璋的母親。
并且劉璋還把女兒嫁給了費觀。
也就是說,費觀還是劉璋的女婿。
繼吳懿之后,又一個姻親倒戈投降。
足見劉璋的執政蜀地的政策,是有很大問題的。
內部高層人士,已經有很多人對他不滿了。
既收降了費觀,曹操整合其軍馬,正式兵發成都。
早有人報知劉璋,劉璋大驚,只得下令閉門不出。
魏軍殺至,兵圍成都。
時值三伏酷暑,這日,烈日當空。
城下曹軍旌旗蔽日,戈甲耀光,照得人眼目難開。
劉璋見綿竹丟失,曹操大軍已至,頓時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成都尚有三萬甲士,糧草也可支一年。
劉璋為此,選擇——
擺爛!
眼不見,心不煩。
劉璋每日將自己關在房門中,不理政事。
時間一長,成都城內人心流失。
時蜀郡太守許靖,字文休,本汝南名士,因避董卓之亂入蜀。
此人素有名望,然性怯懦,見曹操兵臨城下,心中早存降意。
這日黃昏,趁著城墻巡防防務減弱。
竟欲翻墻逃出城去,向曹操投降。
眼看許靖就要翻出去了,不想這時一隊巡邏兵走過。
見著許靖,立馬將之擒住。
一盤問,竟然是蜀郡太守!
眾人無不一驚,首都市長要翻墻投敵。
這簡直不可思議。
眾人不敢擅專,將之拿去見劉璋。
許靖癱坐于地,汗出如漿。
王累、黃權等眾,紛紛言道:
“許靖身為蜀郡太守,不思退敵之策,與我等同仇敵愾退敵。”
“今反倒私通敵國,當夷三族!”
許靖蓬首垢面,跪伏堂下,渾身戰栗如篩糠。
眾人都勸殺了許靖,以儆效尤。
唯有劉璋,長嘆一聲:
“今益州將傾,殺一名士更有何益?”
遂奪許靖官印,囚于別院,不再做進一步的處理。
王累、黃權等眾見此,皆是一嘆。
首都市長翻墻投降,不拿來當典型殺掉,日后只會有更多人效仿。
自此,成都城內人心更加惶惶不安。
此時,圍城已近月余。
城中糧價騰貴,斗米千錢。
軍中多有餓殍,但劉璋實行了嚴格的供給管控,并未大量放糧到市場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