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張衛對視一眼,不置可否。
司馬懿緩步近前,影子如黑云壓頂。
“懿竊以為,天師斷不可答應李翊開出的條件。”
“一旦許其今日設監,明日便會派祭酒。”
“后日就要修改米教教義。”
突然抓起案上茶盞,將殘茶潑灑于地。
“屆時——不你們過是他馴民牧眾的傀儡!”
“供奉于廟上的泥塑木偶罷了。”
司馬懿的話回蕩于廊間,張魯、張衛皆是面色沉重。
這時,一名教眾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不好了師君!”
教眾慌不迭地拜道,“河北、河北已經開始抓人了!”
“什么?”
聽聞此言,張魯、張衛驚得同時起身。
看來李翊不是說說而已,他是真的雷厲風行。
“如何啊?”
“兩位天師想清楚沒有。”
司馬懿抓住機會,再次發問。
張魯蹙起眉頭,問:
“既如此,未聞雒陽令有甚妙計?”
司馬懿目視殿外甲士,冷笑道:
“惟當以正合,以奇勝。”
“吾昨日已經言明,我米教絕不效張角故事!”
張魯一揮衣袖,案上經卷翻動。
司馬懿冷笑一聲,壓低聲音說道:
“張天師寬心,倒不必非要造反。”
“只肖正常布道即可。”
說著,以手指蘸茶,在案上畫出一“示”字,然后有條不紊地分析。
“彼若強設靖民監,汝便稱病。”
“若改經文,便停授。”
“若捕教徒,則率老弱婦孺環衙哭泣。”
“總之,只要不以暴力對抗河北官府,便不算造反。”
“反之,若是河北官府以暴力驅逐爾等,反而落了下乘,有失民心。”
“劉備向來看重治下民心,倘若河北民心動蕩,他在下邳肯定也要問責。”
“到時候李翊迫于壓力,也會允許爾等繼續在河北傳教。”
“如此一來,汝等既能夠保住河北的基本盤,又能夠逼迫李翊妥協。”
“此豈非兩得之計乎?”
聽完司馬懿的分析,張魯、張衛都覺得有理。
又問司馬懿具體該怎么做。
司馬懿乃接著分析:
“齊國最重‘憐弱’二字。”
“昔年李翊增加鹽稅,不過幾個老嫗婦孺擋道哭訴,三日即罷。”
“汝等大可效仿之。”
“記住——要如喪家之犬般可憐,卻不可真成死狗。”
張衛看向張魯,問道:
“師兄,你覺得這個主意如何?”
張魯沉吟半晌,才緩緩點頭:
“現在看來,已無更好的辦法。”
“只能是如此了……”
……
冀州,鄴城。
這日,李翊忙完工作后,難得得閑。
于相府后園,設一家宴。
這次是純家宴了,沒有任何外人參與,
海棠初綻,新柳垂絲。
袁瑩命侍女以紅綢系上花枝,圖個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