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公乃漢室宗親,曹賊竟敢竊取劉氏基業,此與叛逆何異?”
一眾荊州將領當即會意,各各怒目圓睜,聲如雷霆:
“曹賊當誅!曹賊當誅!”
“誓與曹賊不共戴天!”
劉璋望見眾人如此好的精氣神,自己也不嚇了一跳,踉蹌站起身來,問:
“孔明先生欲璋何為?”
諸葛亮扶住其臂,正色問:
“未知季玉公可愿親赴陳都,面見天子。”
“控訴曹賊侵奪宗親之罪!?”
話落,滿座寂然。
言外之意,荊州方面愿意為劉璋撐腰,找曹賊復仇。
現在你去官方那里報備一下,咱們就討之有名了。
這也算是荊州試探劉璋本人的一個態度。
忽見張任拔劍割袖,朝劉璋拜道:
“末將愿為主公赴湯蹈火!”
其余跟隨而來的軍官見狀,也紛紛單膝跪地,拜道:
“我等皆愿再與曹賊一決生死!”
能夠隨劉璋避難到荊州而來的蜀將,那肯定是絕對的心腹。
雖然人不多,但氣勢拿得很足。
劉璋見氣氛都渲染到這兒了,當下也不好推辭,便道:
“璋雖然懦弱,亦乃高皇帝子孫!”
“曹賊奪我劉氏基業,愿到陳都去面見天子,告御狀!”
劉循保持了冷靜,他在旁側提醒劉璋道:
“父親,陳都朝中可不單單只有齊國大臣,還有魏國大臣。”
“況且此一行,必經河南之地。”
“我聞河南將要打仗,此去恐怕兇多吉少……”
最后一句話劉循說的很小聲,但還是被諸葛亮聽見了。
他闊步走至父子二人跟前,柔聲寬慰道:
“公子勿憂,亮遣趙云護送令尊去往陳都。”
劉循突然跪拜:
“小侄愿代父前往!”
諸葛亮扶起,嘆道:
“非季玉公親往,不足以震動朝野。”
“公子年輕有為,我荊州尚缺一位中郎將。”
“不如便由公子你來擔任罷。”
劉璋見此,便安慰兒子道:
“既然先生都這么說了,循兒你就留在荊州罷。”
“為父自去陳都便是。”
劉璋現在是政治避難,巴不得兒子能在齊國謀得個一官半職。
他生怕開罪了諸葛亮,將他們父子趕出去。
所以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善!季玉公今晚可先好生休息,明日便由趙云將軍護送季玉公去往陳地。”
諸葛亮安排完劉璋一行人眾后,回到衙署,正準備提筆,向劉備說明此事。
只見馬謖忽然走了進來,高呼:
“賀喜都督!”
諸葛亮眉頭皺起,問,“我何喜之有?”
“此乃齊王自下邳遣快馬送來的章程。”
馬謖取出一封竹帛,一個木匣,面泛紅光,跪呈給諸葛亮。
諸葛亮覽之,見匣中存放的是荊州牧印綬。
旁附劉備親筆:
“琦侄病篤,辭印養疴。”
“荊州重地,非孔明不可鎮之。”
原來劉琦此前病重,被諸葛亮送到了襄陽去養病。
但實在是熬不住了,主動辭去了荊州牧的位置,申請去往下邳養病。
因為下邳醫療技術發達,主治醫生還是華佗。
劉琦抱著試一試的希望,跑去了那里。
歷史上的劉琦,其實就是這一年死的。
不過其由于在下邳得到了良好的治療,暫時保住了小命,但肯定不能在工作了。
劉備便趁著這個機會,正式將荊州牧的職位交給了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