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將軍把守荊州門戶,就不勞他多費心思了。”
“只讓過往商船,從我這邊走就是。”
經過一番折騰,呂蒙總算得到了能偷過長江防線的許可。
呂蒙正式開始點兵,馬步水三軍,皆選精兵,伏于舟冓、舟鹿船中。
然后揀選會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搖櫓。
次調韓當、潘璋、丁奉、賀齊等四員大將,相繼而進。
駕快船往荊州方向去。
晝夜趲行,直抵北岸。
江邊烽火臺上守臺軍盤問時,吳人答曰:
“我等皆是東吳客商,也江風受阻,到此一避。”
“我等有馬參軍特許。”
言罷,將馬謖送的憑證遞上去,隨手又送了些財物給守臺軍士。
軍士乃是馬謖管下,因被提前打了招呼,又得了好處,自然信之。
遂任其停泊江邊。
約至二更,舟冓、舟鹿中精兵齊出,將烽火臺上官軍縛倒。
暗號一聲,八十余船精兵俱起,將緊要去處墩臺之軍。
盡行捉入船中,不曾走了一個。
于是長驅大進,徑取公安,無人知覺。
而馬謖早早地率屬官在碼頭等候,望著江面漸近的商船隊,忍不住輕笑:
“呂子明果然守信之人。”
“參軍,是否先查驗貨物?”
副將在一旁低聲問道。
馬謖不悅地擺手:
“本官親自簽發的通關文書,還能有詐?”
說著整了整衣冠,迎向靠岸的首船。
船板剛搭上岸,就見呂蒙一身素服走出船艙,遠遠拱手:
“勞動馬參軍親迎,蒙實在過意不去!”
馬謖笑著還禮:
“都督辛苦,不知首批軍械”
話音未落,忽聽“咔嚓”一聲脆響。
呂蒙突然掀翻身旁貨箱,露出滿箱寒光閃閃的環首刀。
還不等荊州軍反應過來,韓當已從船艙暴起,一刀劈落碼頭旌旗:
“東吳兒郎,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霎時間,三十艘樓船同時掀開苫布,八千精甲如潮水涌出。
藏于暗艙的賀齊部射出箭矢,精準命中烽火臺
丁奉率水鬼隊潛入水中,鑿沉了港內巡邏戰船
潘璋的輕騎兵竟從舟冓船驅馬躍出,直奔城門。
眾人分工明確,顯然是提前演練了很久。
“呂蒙!你.”
馬謖驚怒交加,佩劍才抽出一半,就被親兵拽著后退。
混亂中他的冠冕不知去向,發髻散亂如瘋婦。
呂蒙站在船頭大笑:
“多謝參軍通關文書!”
說著張弓搭箭,一箭射落城頭“齊”字大旗。
廖化拼死護著馬謖突圍,卻被韓當截住去路。
眼看就要被擒,馬謖突然推倒身旁火盆。
趁著烈焰騰起,他竟然脫了官袍混入亂軍,轉眼消失得無影無蹤。
比及天明,呂蒙站在濃煙滾滾的公安城頭,望著滿地狼藉。
有士卒來報:
“尋遍全城,不見馬謖蹤跡。”
呂蒙正色道:
“喪家之犬,不足為慮。”
“眼下取荊州才是當務之急。”
“傳令,軍士入城以后,如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物者,定按軍法處置。”
原任官吏,并依舊職。
將眾官吏的家屬另養在別宅,并不加害,也不許閑人攪擾。
恰逢大雨,呂蒙上馬引數騎點看四門,穩固公安時。
忽見一人取民間箸笠以蓋鎧甲,呂蒙乃喝左右執下問之。
竟是其同鄉之人也。
呂蒙乃道:
“汝雖系我同鄉,但吾號令已出,汝故犯之,當按軍法。”
其人泣告曰:
“其恐雨濕官鎧,故取遮蓋,非為私用。”
“乞將軍念同鄉之情!”
呂蒙正色道:
“吾固知汝為覆官鎧,然終是不應取民間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