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孟春,黃河尚未解凍,河南大地卻已烽火連天。
夏侯惇親率十萬大軍與劉備最后會戰于官渡故地,連戰七日,魏軍大敗。
其實這個戰果,在開戰之前雙方都已經料到了。
自彭城一戰過后,隨著魏軍的生力軍被殲滅。
曹魏基本已經失去了和劉備爭奪中原的實力。
這場官渡之戰,不過是曹魏最后的掙扎罷了。
反正都是強拉的壯丁,帶也帶不走了,索性全部將之送上戰場。
以此也能夠大減河南人口。
間接地削弱河南的生產力,拖慢河南的恢復速度。
最后官渡大敗,也在曹魏集團的預料之中。
這一日,殘陽如血。
夏侯惇獨目裹傷,引著萬余殘兵退至雒陽城下。
“開城門!”
曹洪在城下暴喝,聲如雷霆。
城上守將司馬懿見是自家兵馬,急忙下令放下吊橋。
那敗軍入城時,旌旗殘破,甲胄帶血。
顯然河南之戰,已經挫光了他們最后的銳氣。
夏侯惇徑入府邸,立馬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
他獨目灼灼,環視著在座諸將,沉聲說道:
“諸位,此戰之失,皆因我等輕敵所致。”
他重重一拳砸在案幾上,震得茶盞叮當作響。
“那齊軍戰力之強,實出意料。”
“不想齊人韜光養晦這么多年,其戰力竟也悍匹如斯!”
此次中原大戰,有數場都是純絞肉戰。
絞肉之戰,那就是憑整體斗志、戰力了。
魏軍在擁有人數的優勢的情況下,沒能絞肉贏齊人。
這的確令人非常不甘心。
“如今河南既失,中原大勢已去矣!“
夏侯惇滿是不甘地宣布了這場戰役的結果。
曹洪皺眉道:
“元讓兄何必氣餒,開戰之前,魏公不也已經做好了丟失河南的準備了么?”
“河南雖失,可至少我們還有關中。”
“河南除強征之丁外,大部分民眾皆已遷入關中。”
“只要再休整個三五年,我們未嘗沒有再與齊人一戰的實力!”
“魏公也是這樣想的。”
夏侯惇出聲應和。
“……成都急報在此。”
他從懷中取出一卷帛書,“魏公明令:務必死守關中,此乃我大魏最后根基!”
成都方面現在下達的最高指示,就是讓夏侯惇等眾務必守住關中。
西川雖然易守難攻,打進去不容易。
但打出去也同樣不容易。
但要是有個關中作為緩沖,戰略形勢就會好很多。
就在眾人商議著,如何做好撫定關中的工作時,忽有細作來報——
“李翊、劉備、關羽、陳登四路大軍已在陳留集結,絲毫未有解散退讓之意。“
“據細作探報,他們必是劍指關中!”
堂內頓時一片嘩然。
司馬懿也同樣一捋長須,幽幽說道:
“不止如此,據探報,并州馬超、龐統所部近日頻頻調動,若與河南之敵合流……”
話未說完,郭淮猛然地起身:
“那就是五路大軍齊發!即便韓遂將軍率西涼軍來援,也難擋其鋒芒!”
“我軍新敗,兵無戰心,如何能夠御敵?”
此言一出,滿座寂然。
這沉默的氣氛持續了許久,都未有人開口說話。
還是夏侯惇最后打破了沉寂。
“容我上書魏公,言明此事。”
“看魏公如何決斷。”
夏侯惇欲哭無淚,此次中原大戰的結果比他們預想的還要糟糕。
不僅主力被打散,河南之地全丟,天子也沒能搶到。
如今,居然可能連關中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