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萬一有人私鑄錢幣,以此牟取暴利。”
“為之何?”
此前說過,這種一錢當十錢的作法,本質上就是政府對百姓的一種剝削。
但錢也并不是只有官老爺能賺。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絕對會有人冒險去私鑄錢幣。
畢竟景元幣與五銖錢的成本是一樣的,但前者的面值卻比后者高了足足十倍!
這也是金屬貨幣的弊端。
金屬貨幣的防偽的唯一標志就是重量單位。
如果打破這個單位,民間必然會大量出現私鑄銅幣的現象。
“文和先生,請隨本相一同進宮面圣。”
賈詡畢竟是上了年紀的增長,在稱呼上李翊還是比較尊敬他的。
賈詡提到的問題,李翊也想到了。
所以他讓賈詡跟自己一起去見劉備。
殿內,燭火搖曳。
李翊與賈詡肅立階下,案上擺著新鑄的“景元通寶”與幾枚銹蝕的舊錢。
劉備拈起一枚新錢,在掌中掂了掂:
“……子玉啊,此錢比之舊五銖重量無二,似乎還稍輕些?”
李翊拱手。說道:
“陛下明鑒,新錢雖輕,但銅錫比例嚴控,不易磨損。”
“且舊錢剪邊、私鑄成風。”
“輕如榆莢,百姓苦之久矣。”
劉備眉頭微蹙:
“改革錢法,百姓可會怨懟?”
李翊淡然一笑:
“陛下,百姓所求,不過溫飽。”
“只要米缸有糧,身上有衣,縱有怨言,也不過茶余飯后幾句牢騷。”
“若朝廷不奪其生計,誰愿冒殺頭之險揭竿而起?”
李翊的觀點也很明確。
百姓們只要餓不死,是不會隨便造反的。
所以在貨幣政策上,官府是可以采取強硬措施的。
即便招來怨懟,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此物不比舊五銖值錢多少,面值卻是其十倍。”
“只恐發行之后,民間私鑄猖獗。”
盡管李翊設計的景元錢,工藝比原來的剪邊要復雜許多。
但依然不妨礙民間私鑄。
“陛下圣明,適才文和老先生也提到了此事。”
話落,李翊看向賈詡,說道:
“適才先生既然提到了民間私鑄行為,那必然有應對之策。”
“請試為陛下言之。”
賈詡拱手一揖,謙讓道:
“詡智謀短淺,豈敢在首相面前向陛下獻策?”
“還是請首相出謀劃策罷。”
李翊笑道:
“文和先生休得過謙,在陛下面前無需掩飾。”
“有何良策,大可直言無妨!”
劉備也出聲說道:
“朕知文和胸有韜略,今既為監相,不可畏險怕難。”
劉備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賈詡自然也不好繼續謙讓。
當即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方針。
“臣以為,可于各州設‘錢法司’。”
“每季巡查冶坊、市集。”
“凡私鑄者——”
他聲音一冷,“主犯腰斬,從犯流放交州,家產盡沒。”
“鄰里有私鑄不報者,十戶連坐,罰徭役三月。”
“舉報者賞錢五千!”
“舊錢須設置限期兌換,逾期仍有私藏舊幣、熔鑄器物者。”
“以通敵論,斬立決!”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