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漢蠻矛盾不斷激化。
蠻人不滿漢人比自己享受到更多的特權。
加上兩族語言文化不通,所以紛紛要求自立。
此次荊南叛亂,倒不如說是漢蠻矛盾激化已久的一次爆發。
雖然暫時平定了,但如陳矯所言。
如果處理得不夠妥當,將來遲早會爆發。
……
洛陽南宮,崇德殿內熏香裊裊。
劉備身著玄色龍紋朝服,手持兩份絹書,眉宇間透著掩不住的喜色。
階下文武分列。
內閣首相李翊立于文官之首,腰懸紫金玉帶,靜候圣意。
“諸卿!”
劉備聲如洪鐘,將手中絹書高高舉起。
“合肥捷報!張文遠以八百破十萬,吳軍浮尸逍遙津。”
“江東小兒聞張遼之名止啼矣!”
殿中頓時一片嘩然。
趙云出列拱手:
“張將軍真乃當世虎臣。”
“昔日在遼東時就曾陣斬蹋頓,威震塞北。”
“今為陛下所用,更顯神威。”
劉備撫須大笑:
“朕原以為陳元龍調走淮南軍后,需遣河南兵馬馳援。”
“不想文遠竟能……”
話到此處突然頓住,目光轉向李翊。
“真不愧是李相帶出來的人!”
李翊急忙躬身:
“臣不敢當。”
“張將軍臨陣決機,皆賴其勇略,與臣無涉。”
“不然。”
劉備離席而起,玄色衣袂掃過龍紋御階。
“昔日若非是李相力薦,張文遠安得去往合肥建功?”
說著,從侍中手中取過鎏金詔書。
“傳旨,加封張遼為征東將軍,增食邑八百戶。”
“甘寧、周泰等將各晉爵一級,賜金百斤!”
張遼此戰算是功成名就了,直接晉升為了四征將軍,等于是與陳登平級。
當然了,以張遼的戰功,絕對配得上這個封賞。
雖然說從實際情況看,張遼的實權依然比不上陳登。
但不管怎么說,這也是一份光宗耀祖的榮譽。
此戰,他不僅戰績耀眼。
更關鍵的是他為國家省去了大量的軍費物資。
光是這一點,就值得劉備重重賞賜他了。
更別說張遼現在是一個標簽型人物,他的“江東止啼”對吳人有戰略恐嚇作用。
待封賞完畢,劉備忽斂去笑容,從案頭取過另一卷竹簡。
“此乃陳季弼自荊南所上奏章。”
殿中氣氛頓時凝重。
竹簡展開時發出清脆的聲響,劉備的聲音漸沉:
“朕方知荊南漢蠻之患,竟深重至此。”
劉琰趨前細觀,不由倒吸涼氣。
簡上密密麻麻記載著——
漢官強征蠻女為婢,稅吏加倍盤剝,更有甚者以剿匪為名屠戮蠻寨冒功。
武陵一帶漢蠻仇殺已歷三代,積怨如山。
“蠻夷亦是朕之子民。”
劉備指節叩在簡牘上,咚咚作響。
“今陳愛卿雖暫平其亂,然治本之策何在?”
“諸卿皆朕心腹愛員,且暢所欲言。”
華歆率先出列:
“蠻人不識禮法,當筑城置戍,分而治之。”
“不可!”
荀攸出聲打斷道:
“此乃始皇治百越之策,反致烽火連年。”
“臣觀陳矯所奏,倒不如以夷制夷。”
“只盼其免生禍亂便好。”
對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蠻夷只要不惹事生死,維持邊境穩定。
那朝廷就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