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孫世襲,與國同休。”
當然,這里說表奏天子只是場面話。
實際上就是曹操單獨私下封了。
不過遙尊劉協為帝是蜀魏的法理基礎,面子功夫還是要做的。
傅巽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取出一方錦盒。
“此乃曹公印信,請將軍過目。”
申儀接過細看,確是魏王金印。
傅巽又提醒二人道:
“東三郡是北連漢中,南接荊襄。”
“倘若漢軍當真來犯,魏王不會置之不理的。”
言外之意,你兄弟二人覺得我們是在讓你們白白流血。
但漢軍若真的來犯,魏軍是不是見死不救的。
傅巽說的也是實話。
畢竟東三郡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
劉備又是皇朝正統,又是三興漢室。
曹魏在輿論宣傳上,完全沒有優勢。
所以只能給出優渥的條件,來拉攏申氏兄弟。
現在,擺在兩兄弟的面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抉擇。
到底是選擇投漢,歸降朝廷。
還是選擇投魏,效力曹公?
兩兄弟是標準的投機政客,不在乎正統不正統,只關心自家家族的既得利益。
劉備是個忠厚人,投了他,肯定不會虧待咱們。
至少不用擔心被殺。
后半生安心做個富家翁應該沒什么問題。
但正如傅巽所言,
劉備是靠自己兄弟得的天下,不是靠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壟斷了國家大量的土地、人口、以及最重要的知識分子。
可以說是劉備要重點打擊的對象。
他任命自己的心腹李翊當首相,李翊也的確這樣做了。
他兄弟二人放在漢朝,天生就是“政治不正確”。
投過去,大概率是要被邊緣化的。
雖然說富家翁對很多人來說依然很滿足。
但對比你之前作為土皇帝,一下子跌落神壇。
前后的落差還是非常大的。
反觀如今的益州,那里就好像是如今世家豪強最后的狂歡似的。
大族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兼并土地,收刮美女。
曹操對此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只要他們肯為自己出錢出人就夠了。
那里簡直是豪族們最后的凈土。
“兄長以為如何?”
申儀望著哥哥,顯然對魏國開出的條件十分心動。
申耽卻倍加擔心,遲疑道:
“然漢室畢竟是正統,劉備勢大。”
“其兵鋒正盛,與之對抗,萬一失敗,則兄弟便大禍臨頭了。”
傅巽見此,立即插言打斷:
“將軍此言差矣。”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今漢祚看似雖興,不過是因劉備他姓劉罷了。”
“倘使光武皇帝,不是劉姓,而今漢祚安在哉?”
“大丈夫遇事,不可不決。”
“二位將軍既雄踞一方,當為子孫長計深遠。”
兩兄弟對視一眼,交換了個眼神。
少時,申耽長嘆一聲,揮手下令撤去油鍋。
他站起身來,執傅巽手說道:
“先生肝膽照人,申某佩服。”
“請回稟曹公,容我兄弟再思三日,必給答復。”
傅巽深施一禮:
“望將軍勿負魏望厚望,傅某告退。”
待傅巽離去,申儀急道:
“兄長究竟作何打算?”
申耽踱步至窗前,望著上庸城連綿屋舍:
“十萬斛糧,百石鹽,列侯之爵……劉備能給么?”
這點錢糧,劉備完全拿得出來。
只是他為什么要給申氏兄弟?
我把你滅了,你們東三郡不也是我的嗎?
歷史上的東三郡就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所以申氏兄弟選擇了投降。
之后劉備便派遣了劉封、孟達接管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