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自會頒布相關法令。”
“山中俚人、獠人,公等皆可雇傭,月錢不過三百。”
言外之意,只要這些海外商人愿意來開設商鋪,建立工坊。
那諸葛亮不僅會出臺相關法律保護,還會為他們提供廉價勞動力。
哪來的廉價勞動力呢?
那自然是生活在本地的土人了。
他們沒文化,有力氣,好忽悠。
與其整天無所事事,倒不如給他們找個活干兒。
這樣做,還能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
蔣琬在旁側,適時補充道:
“使君還會專門設立《保商律》——”
“凡欺詐番商者,枷號三日。”
“劫奪商貨者,流放千里。”
這顯然是維護了海外商人的權益。
古代的華夷思想很重,尤其是在漢朝。
漢人之外的民族,基本上是不配跟漢人一起上桌吃飯的。
海外商人來到交州,也是飽受歧視。
即便士燮鼓勵海外貿易,那也毫不留情的大刀剝削眾人。
要貿易,就得交高額關稅。
要是心情不好,扣你貨物,你都無處申訴去。
怎么,不樂意?
那行,你可以不和漢人交易。
反正天朝地大物博,不缺你那點東西。
倒是天朝的絲綢、瓷器,賣到羅馬能夠獲百倍利潤。
所以,即便漢人本地官員跋扈,眾海外商人也多會選擇忍讓。
畢竟沒人會跟錢過不去。
蘇帕爾瑪雙手合十,慨嘆道:
“小僧在秣菟羅聽聞,交州新刺史仁德如佛陀再世。”
“今見使君清瘦如竹,果然如此。”
阿爾達希爾更是直接離席拜倒,用漢人的禮儀向諸葛亮行禮。
“使君如此宅心仁厚,小人愿在蒼梧建波斯貨棧!”
吳望亦激動地說道:
“我吳氏船隊愿專走交州航線!”
諸葛亮滿意地點了點頭,上前一一扶起眾人。
“既如此,三日后諸位可至市舶司簽約。”
市舶司是李翊首創,主要用在幽州,在那里搞特貿區。
諸葛亮跟了李翊幾年,也學了些教益。
當即如法炮制,也在交州搞個市舶司出來。
于是,又對陳恭說道:
“老譯長熟悉海情,可愿出任市舶司丞?”
陳恭老淚縱橫,泣拜道:
“老朽三代為譯,今日得遇明主,敢不效死!”
次日,蒼梧城門張貼告示:
“奉天子詔:新置市舶司于合浦、徐聞二港。”
“凡番商來貿,十稅其一,另納泊船錢三百錢。”
“敢有額外索取者,許商民徑赴刺史府首告,嚴懲不貸!”
告示旁特設木箱,懸鎖加封,上書“投狀箱”三字。
即諸葛亮開設了一個全新的門路,讓即便是普通人,都能夠直接將自己的冤情投到他的衙署里來。
圍觀的一眾胡商嘖嘖稱奇,他們從未見過如此透明的稅制。
這個諸葛亮果真有些手段門道。
消息傳至交趾,士燮之弟士壹拍案大怒:
“諸葛亮這是要斷我等財路!”
士武亦隨聲附和:
“海上貿易,向來由我士家掌控。”
“如今諸葛亮另立新規,使得海外胡商都去找他們貿易,而斷絕與我等往來。”
“長次下去,這海上絲路,早晚落入諸葛氏手中。”
“不若陽奉陰違,令我部手下,不遵此令。”
“未知兄長尊意如何?”
眾人目光紛紛落在士燮身上。
他已年過七旬,老成持重。
只見士燮捻須微笑:
“季弟稍安。”
“諸葛孔明此舉,反解我憂。”
見眾人不解,解釋道,“這些年地方官勒索番商,我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