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劉備勢大,五路并進,我軍難以兼顧。”
“不如遣使求和,暫避鋒芒。”
“待其退兵,再圖后計。”
此言一出,益州派官員紛紛附和:
“彭公所言極是!”
“劉備兵鋒正盛,若強行抵抗,恐生靈涂炭!”
顯然,面對漢朝的五路大軍,蜀地官員都有些慌了神。
他們并不認為魏國有能力同時分兵拒敵五路軍馬。
“荒謬!”
一聲怒喝如雷霆炸響,眾人側目。
只見大將軍夏侯惇獨目圓睜,須發皆張,厲聲叱道:
“爾等受先王厚重,如今大敵當前,不思報國。”
“反欲屈膝降賊,豈非貪生怕死之輩?”
夏侯惇說的是實話,曹操對不起很多人,但并沒有對不起本地豪族。
基本上是默許了他們兼并土地,大肆斂財。
只是沒想到,大敵當前,一個個竟成了那貪生怕死之輩。
彭羕面色微變,但仍強辯道:
“夏侯將軍,非是我等懼戰,實乃敵眾我寡。”
“若貿然迎擊,恐難保全社稷!”
曹丕心中亦懼劉備勢大,但若就此投降,豈不拱手送出曹魏江山?
那他才剛剛上位,屁股都還沒坐熱呢。
他眉頭緊鎖,猶豫不決。
就在此時,殿角一人冷然開口:
“凡主降者,皆可推出斬首!”
眾人一驚,循聲望去。
只見太尉司馬懿立于階下,面色陰沉如鐵,眼中寒光凜冽。
曹丕見司馬懿出言,心中稍定,連忙問道:
“仲達有何高見?”
司馬懿緩步上前,拱手道:”
“大王勿憂。”
“任他齊國幾路來,我等只管一路去。”
“劉備雖五路來攻,然其軍各有所弊——”
“馬超雖勇,然關中兵少,不足為懼。”
“申儀新降,軍心未固。”
“士燮遠在交州,行軍遲緩。”
“孟獲蠻兵雖眾,然皆烏合之眾,難成氣候。”
“羌兵悍勇,卻無攻城之能。”
“五路看似勢大,實則各懷異心,我軍只需分兵據守。”
“待其自亂,再擇機反擊,必可破之!”
“仲達,”曹丕沉聲道,“雖然如此,那也是五路大軍壓境。”
“今眾議紛紜,卿既表決議,可有良策?”
司馬懿緩步出列,拱手一禮,眸中精光內斂,緩緩道:
“大王勿憂。”
“臣已有定計,可使五路大軍,不戰自退。”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不少人面露不屑之色,暗思五路大軍來勢洶洶,豈是輕易可退?
司馬懿卻淡然一笑:
“諸公皆不曉兵法之妙。”
“兵者,詭道也,貴在使人不測,豈可泄漏于人?”
曹丕傾身向前,急道:
“仲達可速速為孤道來!”
司馬懿從容不迫,伸出一指:
“其一,西羌王引兵犯西平關。”
“羌人重利輕義,只需遣使攜蜀錦百匹、黃金千兩,賄其退兵。”
“則此一路不足憂矣。“
曹丕眉頭皺起,沉吟道:
“若羌人貪得無厭,反復無常,如何是好?”
司馬懿微微一笑:
“羌人雖貪,然其部族林立,互不相服。”
“只需厚賂其王,再密遣細作散布流言。”
“稱其余部落欲奪其位,彼必不敢久留邊境。”
曹丕頷首:
“善!即刻遣使前往。”
“其二。”
司馬懿再伸二指,接著說道:
“南蠻孟獲兵犯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