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與陳登交情匪淺。
若有他從中斡旋,事情必有轉機。
甘寧急忙問:
“李相可有回信?可曾提及伐吳主帥人選?”
陳登搖了搖頭:
“書信方發,尚未得復。”
“諸君且耐心等候。”
“伐吳大計,沒那么容易敲定。”
“等?等到何時?”
甘寧拍案而起,“這事兒難道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江南戰事本就該由我江南人來打!”
“那些北方旱鴨子,懂什么水戰?”
蔣欽亦附和道:
“正是!北人騎馬尚可,操舟弄槳豈能與我等相比?”
“當年赤壁之戰,也不是由我淮南水軍出力最多么?”
徐盛卻面露憂色,忽然提及一件大家都不愿意提及的事情。
“只怕朝廷又會如當年攻汝南時,派大臣假節而來,奪我淮南軍功。”
此言一出,堂內氣氛驟變。
甘寧臉色漲紅,怒發沖冠:
“若再派那關羽來節制我等,老子寧可棄官歸田!”
周泰苦笑一聲,調侃他道:
“興霸又說氣話。”
“你為朝廷效力多年,豈能說不干就不干?”
甘寧冷哼道:
“淮南將士戍邊多年,血戰無數。”
“如今討伐個吳國還要受北人鳥氣,老子寧愿托病回家帶孩子!”
眾將知他脾氣,說的當然是氣話,于是紛紛好言勸解。
陳登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又溫言對甘寧勸道:
“……興霸休惱。”
“我看那此次朝廷未必便會派關將軍前來。”
“那會派誰?”
甘寧余怒未消,“總不會是張飛那莽夫吧?”
陳登搖了搖頭:
“朝廷如何安排,眼下尚難預料。”
“滅吳之戰牽涉多方利益,非一時可決。”
“不過……”
他略作停頓,“若真要派監軍假節,陳某倒希望是李相親自來。”
眾將聞言,神色頓緩。
徐盛點點頭:
“若是李相爺,末將心服口服。”
“李相為人寬厚,處事公允,不似某些人傲慢無禮。”
蔣欽亦笑道:
“正是!當年李相巡撫淮南時,與將士同甘共苦,沒有一點架子。”
“與之相交,正如飲美酒醇醪,令人陶醉。”
就連脾氣火爆的甘寧聞得此言,竟也怒氣稍平,嘟囔道:
“若當真是李相前來,末將自然無話可說。”
“只盼朝廷明鑒,莫再寒了我淮南將士之心。”
陳登見眾人情緒漸穩,心里卻搖頭暗嘆:
哪有那般容易?
李翊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頂級權臣,身上肩負的壓力比自己不知道大多少。
他寧可相信朝廷再派關羽過來假節,
也不相信朝廷會讓李翊這樣已經位極人臣的人,再來收割并吞江南之功。
沉吟半晌后,陳登又正色道:
“諸君且回營整軍備戰。”
“無論朝廷如何安排,我淮南軍都須做好萬全準備。”
“切記,軍令如山,不可違抗。”
眾將肅然應諾,相繼告退。
待眾人離去,陳登獨坐堂中。
目光再次落向沙盤上的江東地形圖,眉頭微蹙。
“功高……震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