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點頭,隨即起身:
“走,去城中看看。”
潁川街頭,百姓面黃肌瘦。
見官兵經過,紛紛躲避,眼中盡是畏懼。
劉理見狀,心中不忍,當即下令:
“開郡倉,放糧賑濟!”
周宣一驚:
“大王,此事須先報州府……”
劉理抬手止住他:
“百姓餓殍遍野,豈能再等公文?”
“若有罪責,本王一力承擔!”
見梁王堅持,周宣只得應從。
當夜,郡倉大開,糧米分發至各縣。
饑民聞訊,紛紛涌來,跪地叩首,泣不成聲。
劉理立于高臺,朗聲道:
“潁川父老!朝廷本已下詔減役。”
“然聶良欺上瞞下,盤剝爾等,致使民變,此乃朝廷之過!”
百姓由于剛得了官府的好處,對劉理一行人好感頗高,于是紛紛跪地高呼:
“梁王仁德!梁王仁德!”
劉理卻肅然抬手,鄭重道:
“諸位莫謝本王,當謝圣上!”
“我大漢以仁孝治天下,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亦不會放過一個惡人!”
“請諸位相信朝廷,相信陛下!”
百姓聽罷,更是感動,紛紛伏地叩首:
“陛下萬歲!梁王千歲!”
三日后,潁川民心漸穩。
臨行前,劉理對周宣道:
“聶良雖已下獄,然潁川吏治仍需整頓。”
“周別駕既代王使君行事,還望嚴查其余貪官,勿使再生民變。”
周宣鄭重拱手:
“大王放心,下官必不負所托。”
劉理點頭,又低聲道:
“此外,本王會親自上表,請圣上免潁川今年徭役,以安民心。”
周宣深深一揖:
“大王仁厚,潁川百姓必感念恩德。”
而就在劉理趕到潁川之前,朝廷也同時做出了反應。
彼時,正值冬月初,
八百里加急的奏報終于送到了洛陽皇城。
內閣值房里,首相李翊拍案而起,手中茶盞摔得粉碎。
“反了!都反了!”
這位以鐵腕著稱的首相須發皆張,眼中寒光懾人。
他轉身對身旁的心腹謀士龐統厲聲道:
“士元,你即刻啟程前往河南,給本相查個水落石出!”
“若有官員不法,無論涉及何人,一律據實奏報!”
三日后,龐統一襲青衣,只帶兩名隨從輕車簡從抵達潁川。
他微服私訪,見田間荒蕪,村落蕭條,百姓面有菜色。
在一處破敗茶肆中,幾位老者向他哭訴:
“那聶郡守簡直比土匪還狠,不但強征壯丁,還……還搶了趙家閨女去做小妾。”
“趙老漢去討說法,竟被活活打死……”
龐統聞言色變,又暗訪數。
查明潁川郡守聶良、汝南郡丞周槐等人不但超額征調徭役,更借機強占民田、掠奪民女。
致死人命十余條。
他星夜疾書,將所見所聞詳實記錄,火速送回洛陽。
等到調查結果出來,并送回洛陽時,已是臘月初了。
內閣議事廳內炭火熊熊,李翊看完奏報,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猛地將奏章摔在案上,對侍立一旁的龐統道:
“好個豫州刺史王凌!治下如此無法無天,他這個刺史是干什么吃的!”
“你馬上傳令,叫他滾來洛陽見本相!”
豫州刺史府接到內閣鈞旨時,王凌正在審理聶良的案卷。
他看完公文,長嘆一聲:
“果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