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眼尖,先瞥見李翊身影,頓時斂了笑容。
趕忙拉著秦朗,作揖行禮:
“拜見相爺!”
劉禪轉身,見是李翊,連忙整理衣冠,拱手作揖:
“相父安好。”
李翊目光如刀,在何晏、秦朗身上掃過,只輕輕揮了揮手。
二人會意,何晏低聲道:
“下官告退。”
話落,便拉著秦朗匆匆退下。
“哎!別走啊!”
劉禪朝他們背影喊道,
“這局還未分出勝負呢!”
話音未落,卻見李翊眉頭鎖得更緊,連忙噤聲,小心翼翼問道:
“相父有何吩咐?”
李翊撩起紫袍下擺,坐在梅樹下的石墩上。
那石墩積雪未掃,寒意透過錦袍刺入肌骨,他卻渾然不覺,只沉聲道:
“河南民變之事,太子可曾聽聞?”
劉禪眨了眨眼:
“孩兒略有耳聞。”
“既已知曉,為何不謀解決之策?”
李翊聲音陡然提高,驚起飛檐上幾只麻雀。
劉禪被這突如其來的責問弄得一怔,疑惑道:
“此事……此事難道不該由內閣統籌,再交由地方刺史處置么?”
“況且河南叛亂規模甚小,于國無礙,相父為何……“
“糊涂!”
李翊拍案而起,石墩上積雪震落。
“汝為儲君,縱是芝麻小事,亦當在陛下面前顯憂民之心!”
“更應該主動請纓,參與平叛賑災事宜!”
“而你呢!”
“充耳不聞,全權不理,難道河南的百姓便不是你的子民了嗎!”
劉禪被這氣勢所懾,低頭囁嚅:
“兒臣知錯了……”
“知錯?”
李翊冷笑一聲,有些心累地批評他道:
“你每回皆言知錯,可曾有一次長記性?”
“如今你的王弟梁王劉理已先一步平定叛亂,還專門去潁川撫慰了當地百姓。”
“陛下對此龍顏大悅!”
“以至于不僅下詔表揚了梁王,還批評了不作為的魯王。”
劉禪聞言抬頭,眼中竟有幾分欣喜,他說道:
“三弟速平叛亂,使百姓免遭涂炭,此豈非好事乎?”
“孩兒以為此事當賀,不當憂。”
李翊聞言,胸中一陣氣悶。
暗嘆這太子心性純良,若在尋常人家自是美德。
可在這帝王家……
他強壓怒火,沉聲道:
“你現在即刻去見陛下,請旨赴河南巡縣,安撫當地百姓。”
“這……”
劉禪面露難色,“河南之亂本就不大,相父是否有些小題大做了?”
“住口!”
李翊厲聲打斷,“縱是芥蘚之疾,汝亦當親往!”
“儲君者,當與百姓同甘共苦!”
“我大漢以仁孝立國,陛下更是愛民如子。”
“汝若不去,將來何以承繼大統?”
太子缺乏政治敏感性和主動性,不如梁王劉理果斷有為。
李翊適才留在宮里不走,就是想看看劉備對劉禪有別的安排沒有。
其實劉備完全可以安排太子去河南巡縣,撫慰人心,彰顯皇室對當地人的恩寵。
但劉備也不知是忘了還是有意為之,竟在對魯王、梁王安排過后。
對劉禪只字不提。
這讓政治嗅覺極為敏銳的李翊感到有些不安,故馬上來到東宮去找劉禪。
李翊這一番話,說得劉禪面紅耳赤。
苑中一時寂靜,唯聞梅枝積雪墜地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