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無論是從河北調撥,還是遠赴塞外采購,皆需時日。
北岸漢營之中,陳登與二十萬將士,仍需在這冰天雪地中,苦苦等待那不知何時才能到來的犒賞。
以及更加遙遠而殘酷的春汛渡江之戰。
……
洛陽,相府。
一輛風塵仆仆的馬車悄然停駐,車簾掀開,一人翩然下車。
他身披鶴氅,頭戴綸巾,面容清癯,雙目卻湛然有神。
顧盼之間,自有經緯天地的氣度,正是交州刺史諸葛亮。
他并未即刻入宮面圣,而是徑直來到了這權勢煊赫的宰相府邸。
門房早已得令,恭敬地引他入內。
恰逢李翊車駕剛自宮中返回,聞聽諸葛亮已至,臉上不禁露出真切笑意。
連朝服都未及更換,便吩咐左右:
“速排宴席!于暖閣設銅釜,今日吾要與孔明好好一敘!”
暖閣內,炭火融融,驅散一身寒氣。
中央一方矮幾上,赤銅火鍋湯底已沸,咕嘟作響,香氣四溢。
周遭案幾上,各式鮮切肉片、時蔬菌菇陳列有序。
李翊步入閣中,見到那立于窗邊、正觀賞庭中雪松的身影,不禁朗聲笑道:
“孔明!一別八載,讓吾好生想念!”
諸葛亮聞聲轉身,從容長揖:
“亮,拜見相爺。”
“勞相爺掛念了。”
李翊上前幾步,仔細端詳。
只見諸葛亮雖經嶺南風霜,卻非但未見憔悴,反而神采更勝往昔。
目光清澈睿智,肌膚竟透著幾分紅潤光澤。
于是,不禁訝異感慨道:
“奇哉!嶺南之地,向稱瘴癘蠻荒,多少俊杰折戟沉沙。”
“怎地孔明你去得數年,非但未顯勞神,反更見精神矍鑠,雙目湛然如星?”
“莫非真有鬼神庇佑不成?”
諸葛亮聞言莞爾,謙道:
“……相爺取笑了。”
“嶺南雖地處僻遠,然山水自有靈秀。”
“亮這些年遍歷諸郡村落,跋山涉水,腿腳反倒愈發健朗。”
“加之機緣巧合,得遇神醫董奉先生,蒙其指點養生之道。”
“如今每日啖些龍眼,食些烏骨雞羹,倒覺身心舒暢。”
“恍若煥發新生,不敢言老。”
李翊撫掌大笑:
“好一個煥發新生!羨煞吾也!”
“瞧你這般風采,倒顯得我這把老骨頭,是真個垂垂老矣嘍!”
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幾分真實的感慨。
諸葛亮正色道:
“相爺何出此言?”
“您總理陰陽,操勞國事,乃國之柱石。”
“亮觀相爺氣色,龍精虎猛,必能壽享期頤,長命百歲。”
“借你吉言,借你吉言矣!”
李翊笑著擺手,引諸葛亮入席。
“來來來,冬日苦寒,此物最是暖身。”
且邊吃邊談。”
說著,親自執箸,為諸葛亮布菜。
幾杯溫酒下肚,周身暖透。
李翊放下酒杯,神色漸趨鄭重:
“孔明,閑敘已過,該言正事了。”
“你鎮守交州八載,政績斐然。”
“陛下與吾,時有耳聞。”
“今日便細細說與吾聽,你在那嶺南之地,究竟做出了何等一番事業?”
諸葛亮斂容,娓娓道來:
“……蒙相爺垂詢。”
“亮至交州,見其地濕熱,頗宜種植甘蔗。”
“然土人僅知粗制飴糖,獲利微薄。”
“亮于是與工匠反復試驗,終得‘白糖’之法,其色如雪,其甜倍蓰。”
“遂鼓勵百姓廣種甘蔗,設立糖坊,行銷中原乃至海外。”
“如今嶺南之民,因糖而富者甚眾,路不拾遺之風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