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內閣高官,直接下放到鄉下農村去了。
眾人才不敢繼續跟朝廷叫囂。
但依然怨聲載道,罵罵咧咧,喋喋不休。
辛毗點頭附和:
“明年科舉便要推行至全國,連新定的江南都要實施。”
“江南那些大族,顧、陸、朱、張,哪個不是樹大根深?”
“科舉制度想要在江南落地,怕是難如登天。”
此時,一直沉默的太常羊衜緩緩開口:
“……諸君何必憂心?”
“江南初定,正好看看那些江南大族作何反應。”
“若是他們能夠接受,我等再跟進不遲。”
“若是激起民變……”
他意味深長地抿了口酒。
“屆時陛下自會明白,治國還是要靠我們這些老臣的。”
“……我看不然吧!”
辛毗當即反駁道:
“此次征伐江南,陛下不是派了一堆年輕人去嗎?”
“張苞、關興、許儀、趙統、陳泰、太史亨,都是些青年才俊。”
說到這里,辛毗又忍不住怒道:
“說起來,這些青年才俊,他們的父親不都是朝中大員嗎?”
“朝廷主張要打壓世家,卻又去培養這些權臣的后人。”
“等這些青年子弟崛起,他們不照樣發展成世家大族嗎?”
哈哈哈……
羊衜大聲一笑:
“辛兄看來還沒有明白。”
“朝廷不是不能接受培養世家大族,只是不想培養不可控的家族罷了。”
“那張飛、關羽都是當今圣上的肱骨之臣,陛下樂得將之培養成漢室的左右手。”
“咱們這些老牌家族,早就是圣上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因為我們家不是在這一朝發展起來的,陛下對我們心存疑慮。”
“可李家、關家、張家、趙家不同。”
“他們最早便追隨陛下,陛下自然愿意去培養他們,而疏遠我們這些后來的。”
說到底,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不過是王侯將相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罷了。
今日打壓太原王氏、泰山羊氏這些老牌世家。
只是想讓他們給李、關、張這些新銳讓位罷了。
這便是為什么說,世家只能限制,不可能消滅的原因。
只要有人當官,他的后代就不可能不受到恩澤。
官位越大,恩澤越大。
所謂三代石油人、三代煙草人。
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道理也很簡單,
行政官僚體系,總是要更新迭代的。
既然都是更新迭代,你作為當時人又沒辦法開天眼。
那我為什么不選一個前大員的子弟。
如果選了,那么前大員他會念著我的好,他的人脈關系也會繼續為我做事。
而如果選一個新人上來,他的人脈要重新建立。
會打破原來的固有秩序。
所以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每一個新上任的官員,做的第一件事永遠是先清算自己的前任。
荀閎忽然壓低聲音,說道:
“某聽聞,今日陛下召見三甲時,李相爺特意將姜維要到了相府任職。”
“哦?”
王凌挑眉,“李相爺這是有意要栽培寒門子弟么?”
“怕是如此。”
羊衜冷笑,“不過一個隴西小子,能成什么氣候?”
辛毗卻搖了搖頭:
“……諸君莫要小覷此人。”
“某細看過他的答卷,特別是那道《論江淮水戰》。”
“里面觀點之新奇,實令人驚嘆。”
“況李相爺看重之人,豈能是庸才?”
正當幾人議論紛紛時,樓下忽然傳來一陣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