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令旗一揮。
漢軍端然不動,弓弩齊備。
魏兵沖至半山,見漢軍陣勢森嚴,竟又逡巡退去。
夏侯楙在山頂看得分明,氣得幾乎吐血。
然見事不諧,只得改令:
“緊守寨門,以待外應!”
心中已經暗盼著王平能夠引兵來救。
卻說王平在十里外扎營,見街亭山上烽火連天。
知夏侯楙被困得急,于是急引軍來救。
行至半路,忽見一軍攔住去路,為首大將正是龐德。
龐德橫刀立馬,喝道:
“王平止步!”
“諸葛都督有令,街亭已困。”
“爾速退去,可保性命!”
王平怒道:
“吾是軍人,豈有見死不救同袍之理!”
話落,挺槍直取龐德。
二將戰在一處,刀槍相交,火星四濺。
戰約二十回合,王平力漸不支。
又見漢軍援兵漸至,只得虛晃一槍,引軍退去。
山上魏軍自辰時困至戌時,烈日曝曬,滴水未進。
軍士唇裂舌燥,饑渴難耐。
忽有軍士發現山腰有細流,爭相取飲。
不料飲后不久,紛紛腹痛嘔吐,方知水源已被污染。
原來張郃見久圍不下,乃獻計于諸葛亮:
“可投腐草于水源,使魏軍自亂。”
諸葛亮蹙眉說:
“此法有傷天和,恐殃及無辜。”
張郃慨然道:
“為大局計,當以破敵為先。”
“若拖延日久,司馬懿援軍至,則大勢去矣!”
諸葛亮沉思良久,嘆道:
“雖非仁者之道,然事急從權。”
遂命軍士采集腐草,投于上游溪流。
魏軍將士飲水中毒,上吐下瀉,軍心大亂。
更有甚者,不得已以馬尿止渴。
哀嚎之聲,遍傳山野。
副將張韜忍痛稟報:
“駙馬,軍中疫病蔓延。”
“士卒多有逃亡,請駙馬速定奪!”
夏侯楙此時已知自己鑄成大錯,然礙于顏面,不肯認錯。
只得強打精神,巡營撫慰:
“將士們!援軍不日即至,只要堅守,定會有希望。”
話未說完,一老兵突然跪地哭訴:
“駙馬!吾等已三日無水,士卒相繼病倒。”
“若再困守,唯有死路一條啊!”
夏侯楙勃然變色,卻見四周將士皆面有菜色,目露怨憤,只得強壓怒火:
“本駙馬已遣人求援,不日可至。”
“屆時內外夾擊,必破齊軍!”
與此同時,
諸葛亮立于高崗,遠眺街亭山勢。
見魏軍雖困猶斗,遂傳令:
“可于沿山放火,亂其軍心。”
漢軍得令,即刻四面舉火。
時值秋風,草木干燥。
火借風勢,頃刻間烈焰騰空,濃煙蔽日。
山上魏兵本已饑渴交迫,忽見火起,愈加大亂。
士卒奔走呼號,自相踐踏。
夏侯楙在帳中聞報,跌足長嘆:
“此天亡我也!”
副將張韜急入:
“將軍,火勢已蔓延至中軍,請速決斷!”
夏侯楙面色慘白,良久方道:
“收拾殘兵,從山西小道突圍!”
張韜諫曰:
“山西險峻,恐有伏兵。”
夏侯楙愁眉不展,嘆道:
“縱有伏兵,亦勝于葬身火海!”
于是聚集殘兵千余,冒煙突火,殺下山西。
漢軍見魏兵突圍,急報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