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語已決,何復多言!”
箭矢釘入靳祥馬前三尺之地。
“念舊誼饒爾性命,再近半步,定斬不赦!”
靳祥無奈,只得回見司馬懿,
司馬懿聽得回稟,五指驟然攥緊案上竹帛。
竹帛深深嵌入掌心,怒道:
“匹夫安敢如此!”
“吾惜才,方才勸降。”
“今既欲求死,便成全汝!”
言罷,拍案而起,喝道:
“傳令——”
“造云梯百乘,寅時三刻齊攻!”
是夜北風怒號,魏營工匠連夜趕制樓櫓。
每乘云梯高十丈,裹生牛皮,懸擋板,恰似百座移動山岳。
每乘云梯,可載數十人。
拂曉時分戰鼓震天,黑壓壓的云梯抵城而上,魏卒口銜利刃攀援如蟻。
郝昭佇立敵樓,玄氅在烽煙中翻飛。
忽舉令旗三搖,三千守軍自垛口現出身形。
每人執便捷式火弩,箭簇浸透松脂。
這種新式火弩,也是由大漢“科技團”研究出來的。
一經研究成功,李翊大手一揮,下令批量制造。
然后優先給關中軍配備。
“放!”
立時,火箭如流星墜地,云梯瞬成火龍。
慘叫聲中,焦黑的軀體如熟透的野棗般簌簌墜落。
熱油自城頭傾瀉,遇火即燃,護城河竟成熔爐。
司馬懿遠觀火海,面色鐵青。
他見一計不成,又另施一計,下令道:
“取沖車來!”
一聲令下,二十輛沖車排上戰場。
并非只有大漢這邊攀軍科。
司馬懿也在抄作業。
他學習李翊的策略,也整合了蜀地的能工巧匠,將之打包在一起。
搞出了一個具有魏國特色的軍工研究院。
這新式的沖車,便是魏國的科研成果。
而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豪。
周身皆裹鐵披銅,以百年古木為芯,車首鐵錐寒光凜冽。
數百壯士推車猛進,撞擊聲如驚雷裂地。
郝昭親率死士奔下城樓。
上將級別的軍官親自下場拼刺刀,漢軍士氣大振。
“鑿石!”
青石磚被飛快鑿出孔洞,葛繩穿石如織網。
守軍齊喝號子,百斤飛石借投竿之力呼嘯而出。
鐵包木的沖車竟如孩童玩具般支離破碎。
暮色再臨時分,陳倉城外尸橫遍野。
司馬懿遙望城頭那桿屹立不倒的“漢”字大旗,氣得臉色都發青了。
他見兩計皆不成,于是又想到了穴攻之計。
于是下令:
“就是掘地三尺,也要破此堅城!”
是夜,星月無光。
三千魏卒負鍬钁潛行至城西南隅。
張嶷督工低聲催促:
“天明前需通地道!”
鐵器掘土聲如群鼠夜嚙,土山漸堆如丘。
忽聞城內金鑼驟響,郝昭竟令軍士沿墻根掘深壕一道,灌入桐油硫磺。
待魏軍地道甫通,火把擲入。
烈焰順地道反噬,三十余名先鋒卒頓成焦炭。
如是晝夜相攻五日,陳倉城外尸骸相枕。
司馬懿獨坐帳中,愁悶不已。
不想一個默默無名的郝昭,竟都能使自己寸步難進。
這時,忽聞轅門騷動。
探馬滾鞍來報:
“齊將先鋒魏延引兵自東來,旗書‘漢先鋒大將’!”
帳下裨將謝雄按劍而出:
“某愿取此獠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