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啊,徐州之事,朕每念之便寢食難安。”
劉備抬眼望向李翊。
“這里好歹也是朕的立業之地,朕才離開幾年,便能墮落成這樣。”
“貪腐橫行,民怨沸騰。”
“朕每思及此,便心痛如絞。”
劉備所不知道的是,正因為徐州是他的立業之地,貪腐才最嚴重。
越富裕的地方,越容易滋生腐敗、
因為隨便制定一個政策,都能給無數人帶來利益。
人人都知道貪污要殺頭坐牢。
可為何千百年來,依然有人敢去貪污呢?
因為這就是人性。
李翊柔聲安慰劉備道:
“一個國家政權本就是如此,需要人為的干預。”
“如果上位者一旦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它立馬就會腐敗墮落。”
“此所以吾輩仍敬崗敬業者也。”
嗯……
劉備微一頷首,“適才愛卿說的查案之事,可與朕詳細說來。”
“……臣建議,選派候補本地軍官、官員負責徐州查案。”
“查得一貪官,便由候補頂其職位。”
“如此,查案者與繼任者合而為一,可免官官相護之弊。”
李翊言語從容,顯然已深思熟慮。
“此計甚妙!”
“朕與卿遠在洛陽,確難保徐州官員不沆瀣一氣,蒙蔽圣聽。”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光亮,隨即又黯淡下來:
“然……”
天子略作停頓,眉間皺起川字。
“如此行事,會否造成冤假錯案?”
“若候補者為得官職,羅織罪名。”
“從而誣陷良臣,豈不寒了天下忠臣之心?”
李翊向前一步,殿外陽光斜照在他半邊臉上。
“陛下所慮,臣已思之。”
“故此次特命龐統、姜維前往徐州主持查辦。”
“此二人,一者智謀超群,一者謹慎細致。”
“相輔相成,可保無虞。”
“龐士元與姜伯約么?”
劉備微微頷首,眉頭依然緊皺。
“……此二人確為佳選。”
“然人心難測,若候補者夸大其詞,小題大做,又當如何?”
李翊拱手道:
“……陛下明鑒。”
“候補官員或會從嚴處置,然必以實證為基。”
“所謂‘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若自身清白,何懼查驗?”
“若確有貪腐,便是咎由自取。”
劉備起身踱步,赤舄踏在冰涼的地磚上,發出輕微聲響。
片刻后,他停在殿柱旁,目光投向窗外遠處的洛陽街市。
“……子玉,朕嘗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若因此造成冤案,豈非朕之過也?”
李翊神色肅然:
“……陛下,恕臣直言。”
“縱有萬一錯失,害不過一二官員。”
“然若放任貪腐,在一縣則害一縣百姓,在一州則害一州黎民。”
“為大局計,微觀之犧牲,恐難完全避免。”
殿內忽然靜寂,只聞更漏滴答。
劉備轉身,眼中已有決斷之色。
“既如此,便依卿之所奏。”
“然需傳朕口諭與龐、姜二人:”
“查案務必證據確鑿,不可輕信人言,不可嚴刑逼供。”
“若有冤情,許他們直奏于朕。”
李翊躬身領命:
“陛下圣明!臣即刻去辦。”
“且慢,”
劉備忽然叫住正要退下的李翊。
“子玉此策,雖似雷霆手段,實則暗含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