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希望讓更多人能投靠到自己這邊來。
但劉備卻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背叛的成本如此之低,以后誰還拿對你的忠誠當一回事?
就連殺個劉封,都還要諸葛亮求著才肯殺。
老劉直到晚年,都沒能徹底走出自己少年的游俠風氣。
故在對整頓官場風氣一事上,李翊的表現是要成熟許多的。
李翊的執政觀,一直是對民以仁厚,對官以嚴苛。
還是那句話,凡是國家層面,都得從宏觀角度去思考問題。
面對李翊提出的解決方案。
龐統若有所思,似明白了相爺的用意。
乃出聲安撫姜維道:
“……伯約稍安。”
“鄧使君此舉,莫非是……殺雞儆猴?”
鄧芝贊許地看向龐統:
“……龐先生果然慧眼。”
“離京前李相爺特意交代:若有官員自盡,必株連親族。”
“為何?就是要讓剩下貪官明白——”
“自盡非但不能保全家小,反會禍延親族!”
他走向案前,取筆寫下幾行字:
“須知這些貪官,寧可一死也要保全贓款親族。”
“若讓其得逞,后來者必紛紛效仿。”
“唯有施以嚴刑,使其知曉:”
“若配合查辦,或只罪一人。”
“若畏罪自盡,則滿門抄斬!”
“兩害相權,彼等自會抉擇。”
鄧芝把李翊的思路解釋的非常清楚了。
如果遇著有官員自盡,想要逃避罪責保全家人的,就采取這種辦法。
為的就是防止官員不配合查案。
因為舍命抵賴,此等刁惡之風斷不可助長。
此法雖看似嚴苛,實則不然。
不這樣做,就不能防止剩下的軍官接著自殺效仿。
從而舍命抵賴,逃避罪責。
而通過屠戮其家人親友,就是要告訴剩下的人——
只要你不自殺,配合朝廷調查,那就只抓你一個。
如果你敢自殺,那事后就要抓你全家,全部問斬。
孰輕孰重,這幫人心里應該有數。
這樣做更多也是為了殺雞儆猴,而不是單純為了濫殺無辜。
“不錯。”
龐統轉身從案上取出一封簡章,對二人道:
“何況周璩親族未必就無辜。”
“據查,其子周昉在彭城廣置田產,其婿王衍掌管漕運。”
“皆涉貪墨。”
“所謂親族,實為同黨!”
“這些親友們平日多受其恩惠,今日事發,就該聯想到會有此局面。”
姜維這才恍然:
“原來如此!倒是維婦人之仁了。”
龐統慨嘆道:
“李相爺此計雖狠,實乃老成謀國之見。”
“須知貪官之親族,多享其贓銀之利。”
“今雖嚴苛,卻能阻嚇后來者,實為救更多人。”
次日午時,彭城市集人山人海。
鄧芝親臨監刑,朗聲宣告:
“周璩貪墨軍餉,畏罪自盡。”
“今依《漢律·貪墨連坐令》,誅其三族!”
“此后若有貪官自盡者,皆依此例!”
刀光閃處,血濺刑臺。
觀者中有數人面色慘白,倉皇離去。
當日下午,獄中情景大變:
先前緘默的官員紛紛要求招供,甚至爭相揭發同黨。
僅三日,追回贓款已達百萬貫之巨!
……
:<a>https://5141e448d.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