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理由懷疑。”
司馬懿沉吟片刻,忽賜酒食:
“汝且歸告鄭文,本日二更為期。”
“吾必親提大軍來接應。”
“大事若成,必當重賞。”
軍士拜別,連夜回蜀寨稟報孔明。
諸葛亮聞言撫掌而笑,即仗劍步罡,登壇祈風。
但見他將七星劍望空一指,口中念念有詞。
禱畢,召諸將聽令:
“李嚴、魏延引一軍伏于寨左。”
“龐德、馬岱引一軍伏于寨右。”
“劉磐引一軍斷其歸路。”
“姜維、陸遜各引精兵,待魏軍入寨,即四面合圍。”
又喚關興、張苞吩咐:
“汝二人各引弓弩手三千,伏于寨門兩側。”
“待魏軍過半,即萬弩齊發。”
分撥已定,
孔明自引親兵數十,登高山觀戰。
卻說司馬懿欲親率大軍劫寨,長子司馬師諫曰:
“父親何故據片紙而親入重地?”
“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不如令別將先行,父親為后應可也。”
司馬懿從之,遂令秦朗引一萬兵為先鋒,自率大軍接應。
是夜初更,月明如晝。
將至二更,忽陰云四合。
黑氣漫空,對面不見人影。
司馬懿大喜道:
“此天助我也!”
遂令軍士銜枚,馬匹勒口,長驅直進。
秦朗率萬騎當先,直沖漢寨。
但見寨門虛掩,并無守軍。
秦朗心知中計,急令退兵。
忽聽四下火把齊明,喊聲震天:
左路李嚴、魏延殺出。
右路龐德、馬岱沖到,將魏軍團團圍住。
秦朗挺槍死戰,不能突圍。
此時司馬懿見寨中火光沖天,只道鄭文得手,急催兵接應。
方至寨門,忽聽一聲號響,鼓角喧天:
左有廖化,右有姜維,兩路精兵殺出。
原來姜維早已分兵埋伏,專候司馬懿。
關興、張苞伏弩齊發,箭如飛蝗。
魏軍大亂,自相踐踏。
司馬懿急令后退,又被劉磐截住歸路。
那邊秦朗陷入重圍,陸遜指揮漢兵層層圍困。
秦朗左右沖突,身中數箭,正遇姜維挺槍殺到。
二將戰不十合,秦朗氣力不支。
被姜維一槍刺于馬下。
所率萬兵,十傷八九,四散逃奔。
司馬懿見大勢已去,棄盔卸甲,混在亂軍中奔走。
忽遇司馬師引兵來救,父子合力殺出重圍。
回營清點,折兵萬余。
大將秦朗陣亡,糧草器械損失無數。
司馬懿仰天長嘆:
“吾又中孔明之計矣!”
高山之上,諸葛亮觀戰已畢,羽扇輕搖:
“司馬懿經此一敗,暫不敢輕出矣。”
遂傳令收兵,犒賞三軍。
此戰之后,魏軍銳氣盡挫,司馬懿更堅壁不出。
司馬懿回到寨中,摘下兜鍪,謂眾人道:
“諸葛亮多智而近妖,吾輩不能與之正面交戰。”
“現在吾已定下屯田策略,就在漢中屯田,然后深溝高壘。”
“慢慢蠶食關中土地,早晚有一天,我們能夠收復中原。”
兩軍就此相持于祁山,戰局暫入僵持。
而諸葛亮已暗中調度,準備下一著妙棋。
……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