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他把帶的菜和饅頭熱了下,給老人送來。
“不用,我帶了紅薯。”老人拿出自已冷冰冰的紅薯。
“那我和您換,紅薯給我嘗嘗,饅頭和菜歸您。”
老人直接把紅薯給他,卻不愿吃他的饅頭和菜。
經過一番勸說,并向老人證明自已不缺吃的,老人才少量的吃了點。
無奈,李文華只好去熱了下老人的紅薯。
晚上他帶上菜陪老人小酌幾口,就這樣晃晃悠悠的歷經三天兩夜,火車總算到達了南昌。
老人家雖然也在東湖區,但離火車站不近,李文華帶他先去招待所,放好行李后送他過去。
老人說不用,但李文華以過去做客為由,老人沒辦法拒絕。
說起江西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不管是當初抗戰的贛軍,還是后世經濟發展,江西都是容易被人忽視的存在。
說起抗戰,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川軍,湘軍等,還有東北軍,但幾乎沒人會說贛軍。
到后世經濟發展,江西周邊一圈都挺出名,如武漢、廣東、浙江,唯獨中間的江西沒啥名氣。
而實際上江西在古代可以說聞名天下,無論糧食、商業以及文化,放眼全國都是首屈一指。
可惜,戰爭過后繁華落盡。
不過我國第一架飛機,正是這看似落寞的南昌洪都機械廠制造的。
而且如今的江西也依舊是我國重要糧倉,有江南糧倉之稱,即使在三年困難時期仍累計外調糧食43.5億斤,是全國在三年唯二從未斷供過的省份。
李文華在招待所找人借自行車,本想借兩輛的,最終只借到一輛,于是,趙鵬飛很悲催的坐在了橫梁上。
“嗷~停一下!”
別人坐橫梁是單邊坐,趙鵬飛卻要叉開坐,顛一下磕到蛋了。
“咋了?”李文華憋著笑明知故問。
“扶我一把,我下來緩緩。”
這家伙磕的不能動了,抬個腿都蛋疼。
“該,誰叫你傻不拉嘰的這樣坐。”
李文華下車,讓老人幫忙扶車,他把趙鵬飛抱下來。
趙鵬飛弓著身子面容扭曲,“我這不是小時候側著坐摔下來過嘛。”
李文華無語,這家伙也是個人才。
“沒事吧?要不去醫院檢查下?”
一聽去醫院檢查,趙鵬飛頭搖成撥浪鼓,開玩笑,這得多丟人。
緩了會后,趙鵬飛說:“我來騎。”
李文華無所謂,把挎包墊屁股下坐橫梁上,身體趴著好讓他看清前面。
但是這樣有個缺點,車把會變的難控制,趙鵬飛差點撞進供銷社里。
自行車騎的跟醉漢一般,鈴鐺壞了全靠李文華喊:“讓一讓,麻煩讓一讓,這小子喝多了……”
路人一邊躲開一邊笑。
好巧不巧,呲的一聲,輪胎破了。
李文華都懷疑借車的人是不是讓他們修車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