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庾逸因在朝堂上怒斥王磡而獲罪,最后死在了牢獄里。在那以前,他早知曉自己的下場,于是留下了遺書,交給自己的學生。
他的學生幾經周折,終于將那遺書現于世人。
庾逸在遺書上痛斥王磡竊國,其中一條,便是王磡殺害懷顯太子。他聲稱自己存有鐵證,可那究竟是什么,并未寫明。
不過在那個時候,什么鐵證已經不再重要。
太子落在王磡手上,身中劇毒,不省人事。王磡竊國,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世人差的不是庾逸手中的證據,而是起來反抗王磡的勇氣。
所以,庾逸用性命譜寫的慷慨之言,便如一發爆竹,雖然響亮,卻短暫。很快被疲于奔命的人們忘在腦后。
孫微道:“太傅既然知道此事會招來殺身之禍,稍后見了庾公子,萬不可操之過急,省得嚇著人家。”
周昶瞥她一眼,道:“這自不必你來叮囑。”
——
沒過多久,庾逸來了。
甫一見面,他就向周昶鄭重拜道:“晚生久聞太傅大名,請太傅受晚生一拜。”
周昶笑著請庾逸坐下。
他果然并不著急,上茶之后,只向庾逸問起這些年外出游歷之事,言談之間,提起他正在寫的書,似頗有拜讀的興致。
庾逸看了看陪坐在周昶邊上的孫微,知道周昶見自己,大約是她牽的線。
“此書尚在整理,還未寫完。”庾逸恭敬道,“待有了成稿,晚生必先呈與太傅,請太傅不吝斧正。”
周昶笑道:“如此,公子盛情,老叟便厚顏答應,不推辭了。”
庾逸道:“此乃晚生之幸。”
二人又交談了一陣,周昶仍舊不急于問起懷顯太子的事,只說自己得了些大儒的私藏,邀他過幾日再到郡主府里來共賞。
庾逸應下,見周昶已經有了些疲憊之色,識趣地起身,向他告辭。
孫微親自送庾逸出門。
路上,途經著郡主府的花園,孫微放慢腳步。
阿茹知道她有話要對庾逸說,于是故意早走前頭,將帶路的仆從隔開。
孫微對庾逸道:“妾今日見公子,是要向庾公子賠個不是。”
庾逸了然,笑了笑。
“在下并未介懷,王妃不必放在心上。”他說,“更何況,小公子已經來向在下賠過不是了。”
孫微知道他說的是孫喬,心中稍有寬慰:“原來如此。小公子近來如何?”
庾逸笑道:“小公子如今長大了許多,也有了自己的主意。早前,他還說要拜在下為師。可前幾日問他,他卻說不想做學問,只想當個武將,上陣殺敵。看來,在下一時的猶豫,竟丟了個徒兒。”
孫微愣住,頓覺難以置信。
庾逸的學問和人品,她是知道的。否則當年,祖父不會對他這般賞識。
再者,庾逸在建康的地位崇高,拜在他的門下,對孫喬的前程大有裨益。
這等好事,多少人盼著也得不到,也不知孫喬怎就昏了頭,竟作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