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愛華集團”在這場危機中尋到了機遇,企業規模壯大了一倍還多。
相應地納稅額也翻了一番,從500萬元增加到了不1000萬元。
所有敬業集團員工信心倍增,這么大的坎不僅“跨”過來了,還邁了幾個大臺階,以后,還有什么艱難險阻是克服不了的?
倭國松上電器創始人松上幸之助曾說:“危機和良機本質上是一樣的,只要你改變觀念,重新評估,趁機下手,危機就會變成良機。”
“九八”一戰,讓“愛華”集團真正把危機變為良機,危機變契機,危機變先機。
通過逆勢大幅合理擴張,“愛華集團”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硬實力,實現了大發展、大跨越。
此戰讓“愛華”集團這架戰斗機,在爬升期飛過烏云密布的天空,進入了相對平穩的平流層,為今后的平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后來,利用危機逆勢發展,甚至“不放過”任何一次危機,成為“愛華”集團與眾不同的閃光之處。
就在“大干九八”的同時,董事長劉愛華又調高了“愛華”集團的發展目標,將相關規劃做到了新年以后。
有一次,劉愛華應邀參加了一個行業論壇。
他在對外講話中說,“投產七年來,我年年有想法,年年有舉措,年年上項目。
等到了新千年,我司的產值將由現在的日3億元增至10億元,
使'愛華'集團不但在北河省取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稱雄華夏天地,使一方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層樓。”
機遇并不是僅僅偏愛有準備的人,而更是偏愛有想法而有準備的人。
后期,成本低、效率高、產能大、運轉速度快,這些要素都造就了“愛華”集團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商業護城河。
事實證明,劉愛華不是在吹牛,后來亞洲金融危機的陰霾散去后
有些管理粗放、缺乏規劃、不重視創新的競爭對手相繼倒閉關門了
只有“愛華”集團卻朝著自己設定的宏大目標,繼續奮力前行著。
這一年,“劉氏海外投資”同樣在這場金融風暴中迅速擴張。
一月初的婆羅洲y城,空氣里像是彌漫著焦灼不安的氣息。
劉述棟站在蘇加諾國際機場的落地窗前,望著跑道上零星起降的飛機,眉頭緊鎖。
婆羅洲盾兌美刀的匯率牌價在身后電子屏上瘋狂跳動,短短兩周內從2400:1暴跌至14000:1。
“董事長,pt集團的資料。”秘書李賽鳳遞上文件夾,還有一份收購協議。
這家掌控印尼23%棕櫚油產量的巨頭,此刻報價竟不足危機前的十分之一。
但翻到股權結構頁時,劉述棟瞳孔猛地收縮——第三大股東赫然標注著“tni-ad”(婆羅洲軍方)字樣。
深夜的穆利亞酒店套房,吊扇在頭頂發出茍延殘喘的嗡鳴。
當地掮客阿貢抹了抹絡腮胡上的棕櫚酒:“劉先生,蘇大統領的女婿普拉長官讓我給您帶句話,要么付2000萬美刀'社區發展基金',要么明天《羅盤報》頭條就是有關于‘香江某資本家掠奪婆羅洲資源’的丑聞。”
劉述棟端起茶杯輕呷一口,武夷巖茶的醇厚在舌尖化開。
他想起離京前大哥劉之野的叮囑:“東南亞不是棋盤,是蛛網,要順著絲線找到握網的手。”
正在這時,電視里cnn插播的一條新聞讓他心中一動。
——婆羅洲y城各大學學生正舉著“改革”的標語圍在婆羅洲g會大廈前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