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軍營的日子里,宋志軍如同一顆未經雕琢的璞玉。
雖質樸無華,卻在平凡的崗位上,憑借著出色的身體素質和頑強的毅力,很快展現出過人的細致與責任心。
無論是站崗放哨,還是執行安全保衛任務,宋志軍都一絲不茍,很快便在眾多新兵中脫穎而出,為自己的軍旅之路開了一個好頭。
幾年后,命運為宋志軍打開了一扇通往財務領域的新門。
宋志軍因在警衛排表現突出提干,被調至炮兵團后勤處生產股擔任會計。
從那時起,宋志軍便與部隊后勤工作緊緊相連,這一連,便是用青春與熱血寫就的漫長篇章。
宋志軍知道,自己雖是“門外漢”,但只要肯下苦功夫,定能攻克難關。
于是,宋志軍一頭扎進財務知識的海洋,身邊常備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財務制度與有關標準。
在生產股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很快熟悉了會計業務。
憑借著這股務實勁兒,一年后,年僅21歲的宋志軍就擔任了財務助理員。
白天,宋志軍全身心地投入到繁雜的賬目處理中,一筆筆核對,一串串數字在他眼中絕非枯燥的符號,而是軍隊后勤保障的根基所在;
夜晚,當營區漸漸沉寂,宋志軍卻仍在燈下苦讀財務業務知識書籍,那專注的神情,宛如啃食知甘露。
憑借著這股子拼勁,宋志軍很快從一名財務新手,成長為團里獨當一面的財務骨干,為后續的崗位進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到了77年,年僅24歲的宋志軍升任財務股長,成為警衛二師當時最年輕的股級干部。
成為團財務股長后,宋志軍深感責任重大,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在這期間,宋志軍進一步完善了團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人員培訓,提高整體業務水平。
并且宋志軍還精達細算,在當時部隊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精心籌劃、合理調配,確保了各項任務的順利開展。
這期間,宋志軍嚴格把關每一筆經費開支,精準核算每一筆費用,確保軍費使用精準高效,做到不浪費一分一毫。
在宋志軍的努力下,警衛二師炮兵團財務工作連續多年被“燕京衛戍區”評為先進單位。
也就是打這起,當時的警備區首長劉之野第一次聽說過宋志軍有關的先進事跡。
不久后,宋志軍便迎來新的挑戰。
劉之野一紙調令,把宋志軍調任某野戰師后勤部軍需科副科長。
自打當上師后勤軍需科長后,宋志軍并沒有志得意滿。
反而,更加的勤奮愛崗。
宋志軍經常深入基層調硏,發現連隊伙食質量參差不齊。
他認識到問題的關鍵在于要下功夫培養一支較為專業的炊事員隊伍,尤其是需要培訓出專業廚師,才能提升部隊伙食水平。
兩年后,宋志軍又升任師財務科長。
在這一時期,宋志軍敏銳地洞察到,傳統后勤管理模式已難以適配現代化軍隊建設的快節奏、高要求。
他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創新的思維,推動財務科工作再上新臺階。
他引入現代財務管理理念和技術,如計算機輔助財務管理,提高了財務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同時,注重財務分析和預算編制工作,通過對部隊經費收支情況的深入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合理安排各項經費支出,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到了八三年,宋志軍因為優秀的表現晉升為師后勤部副部長,開始全面參與師級后勤決策。
宋志軍深知肩上責任重大,一方面虛心向老部長周春政學習取經,另一方面加強后勤組織領導和后勤業務的學習與充電,提升后勤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