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陸北顧很早就醒了。
他靠在墻邊,所有雜念,都被他強行按入了腦海深處。
思緒在黑暗中沉潛,他想到了嚴正講習會上剖析的慶歷新政得失,想到了瀘州鹽井的利弊、水運的興衰,想到了西北的烽煙。
不知過了多久,那聲象征著命運齒輪轉動的銅鑼聲,又一次響起。
策論的考卷分發了下來,因為是一道論題,五道策題,所以比之前的都要厚。
還沒來得及看那五道時務策,他的目光便首先落在“論”題之上。
只一眼,陸北顧的瞳孔驟然收縮,捏著卷子的手指都差點把試卷給扔了。
“《夜郎通貨論》。”
卷上墨字清晰,卻帶著一股荒誕的冷意。
“議者謂可效古夜郎通貨之制以解錢荒,其說可行否?”
——夜郎通貨?!
一股荒謬感直沖他的腦門,這算哪門子的史論?!
夜郎,那個早已湮滅在西南煙瘴之中、只余下“夜郎自大”典故的小國?其通貨之制?史書之上,關于夜郎的記載本就寥寥無幾,更別提其經濟貨幣體系了!這簡直是從浩渺史海中硬生生撈出的一粒沙,還是一粒幾乎無人知曉的沙!
這哪里是考校史識?分明是考官在廣袤無垠的故紙堆里掘了個絕無僅有的深坑,等著看誰能僥幸爬上來!
壓力,如山崩海嘯般襲來。
僅僅《夜郎通貨論》這個題目,就足以讓無數人當場崩潰。
陸北顧甚至能清晰地感覺到,考場中彌漫開一股濃重的絕望氣息,如同深秋的寒霜在地面上大片大片地出現一般。
“冷靜.必須先冷靜下來!”他在心中對自己說,“史論雖刁鉆,但終究是‘論’,是講道理!雖然看起來荒謬,但出題者的意圖必有跡可循!”
靈光,往往在絕境中迸發。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瞬間,一個幾乎被遺忘的角落,在陸北顧的記憶深處驟然點亮。
——州學藏書樓,第四層,那排落滿灰塵的《華陽國志》補注本!
之所以陸北顧會看到這本東晉時期常璩撰寫的包含了西南地區地方歷史、地理、人物等內容的地方志,是因為他在瘋狂補課的時候,無意間翻到的一則極其冷僻的注疏,注者援引了《華陽國志》,就特意去翻了翻。
而得益于他較強的記憶力,在簡單翻閱《華陽國志》補注本的過程中,驚鴻一瞥看到的“夜郎地僻,無鑄錢之利,民以鹽塊、貝珠、漆器、丹砂相易,至漢滅夜郎.”的內容,此刻在他的腦海中閃現了出來。
而夜郎國的歷史,又是絕對繞不開漢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