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圣火昭昭,圣光耀耀
翌日清晨,天清寺的晨鐘在薄霧中回蕩。
陸北顧在齋堂用過簡單的素齋,懷揣著張方平寫給歐陽修的那封推薦信,心中思考著。
“雖然有推薦信,但歐陽修位高名重,更兼主持《新唐書》編修,公務繁忙我這般無名小卒貿然持信登門,縱使門房通傳,恐也難得一見,反顯唐突。”
“況且,青松社雖由祖印禪師引我入社,畢竟未曾親見歐陽修,情分尚淺,還是需得一個相熟之人引薦方為穩妥。”
他腦海中立刻浮現出曾鞏的面容。
曾鞏乃歐陽修得意門生,關系親近,由他引見,最為合宜。
主意已定,陸北顧便不再猶豫。
他小心收好推薦信,利用上午的時間,準備前往太平興國寺尋曾鞏。
昨天走了五六公里就氣喘,讓他深以為恥。
在這年頭,醫療條件不行,那就更得加強身體鍛煉,如此一來才能免疫力更強,爭取活的更久。
所以陸北顧決定今天還是步行前往,順便鍛煉一下心肺能力。
出了天清寺,深秋的朝陽已驅散了些許寒意。
他辨明方向,沿著昨日的路徑向西再向北,進入內城。
進了朱雀門,過了汴河上的“州橋”之后,內城里官轎、馬車絡繹,公人吏員步履匆匆穿行其間,平民百姓反而不多。
不過,在向西經過興國寺橋之后,氣氛又是一變。
周遭的宗教氣息明顯濃郁了很多,內城西南角,是各種觀、廟、寺的聚集區,這片區域的北面,就是陸北顧昨天去的御史臺、開封府、中書省那片官衙聚集區。
而空氣中除了慣常的炊煙、燃香、牲畜糞便等味道,還隱隱飄蕩著一股陌生的,令人略感辛辣的味道。
陸北顧抽動了一下鼻子,被前方一處迥異于釋道宮觀的建筑吸引了過去,那里就是味道的來源。
那建筑位于斜穿內城南部的汴河北岸,整體規模不大,但形制奇特。
門墻不高,卻非中原常見的朱紅或青灰,而是用赭石色的磚石壘砌,顯得古樸厚重。
最引人注目的是門楣上方,鑲嵌著一個巨大的、線條簡潔卻充滿力量的浮雕圖案,正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
火焰的形態并非寫實,而是以一種抽象、升騰的線條構成,散發著一種原始而熾烈的神秘感。
門額上懸著一塊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書兩個古樸的大字。
——“祆廟”。
門側立著一塊石碑,刻著“奉敕建祠”的字樣,顯示著它是有著朝廷背書的。
“祆廟”陸北顧心中一動。
他翻閱過一些雜記,知曉這“祆”字,指的是來自波斯的古老宗教祆教,又稱拜火教,其信徒奉火為至圣光明之象征,也是《倚天屠龍記》里明教的原型。
沒想到在東京城內,竟真有祆教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