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趙徽柔
經筵散后,那份文稿并未被束之高閣。
中風后行動有些遲緩的趙禎,乘坐腰輿回到福寧殿寢宮時,那份謄抄工整的稿紙,依舊被他握在手中。
福寧殿內,燭火通明。
殿內陳設雅致,透著一種與主人氣質相符的克制。
趙禎在宮女的伺候下卸下常服,換上寬松的燕居常袍,眉宇間那經筵時被刻意壓下的濃重疲憊神色,才一點點顯露出來。
他倚在臨窗的軟榻上緩了好半天之后,手中那份文稿才再次展開,他的目光落在“制衡之樞常在,公道之門常開”那一行字上,久久未動。
殿內侍奉的宮人皆屏息凝神,動作輕巧如貓。
這時,福康公主趙徽柔,這位趙禎最寵愛也最信任的長女,輕移蓮步,端著一盞溫熱的湯走了過來。
她年方十八,容顏清麗,氣質溫婉中帶著皇家的雍容氣度,自從今年春天因著趙禎身體欠安,她幾乎日日侍奉在側,親自照料飲食起居。
“父皇,該用些湯了,今日經筵可是累了?”
趙徽柔聲音輕柔,如同春風拂過。
她將湯輕輕放在榻邊小幾上,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父皇手中的文稿上。
父皇那專注的神情,那反覆摩挲紙張的動作,都顯示著這份文稿的不尋常。
趙禎抬起頭,看到女兒,臉上的線條柔和了些許,將文稿放在膝上,接過湯:“還好,只是看到一篇好文章,不免多想想。”
他想都沒想,就直接啜了一口湯,顯然對于長女極為放心。
實際上,福康公主將他照顧的確實很好。
而在禁中更換了一批宮女和宦官,調整了班直將領,并且將武繼隆任命為皇城使之后,趙禎也多了不少安全感。
趙徽柔眼眸微亮,帶著一絲好奇:“能讓父皇如此入神的文章,是哪位學士的大作?”
趙禎放下湯盞,目光重新落回文稿。
“非也,是一個今年來京應省試的年輕舉子寫的。”
“舉子?”
趙徽柔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舉子的文章能入父皇御覽已屬不易,更遑論讓父皇如此反覆品讀丶若有所思。
她心中好奇更甚,忍不住走近一步,目光投向那工整的字跡。
“柔兒也看看吧。”
趙徽柔小心翼翼地接過文稿。
她自幼受皇家教育,精通詩書,歷史亦有所涉獵,所以甫一入眼,便被那冷峻犀利丶格局宏闊的筆鋒所吸引。
她看得不快,逐字逐句,時而蹙眉思索,時而眼眸亮起異彩。
良久,她才從文稿中抬起頭,望向父皇。
“父皇,女兒從未想過,史書上的權臣篡逆,竟能如此溯源至制度之失,這位舉子胸中確有丘壑。”
這時候,喝完湯的趙禎忽然冷不丁地問道。
“柔兒,你說我大宋的朝堂上,有司馬懿這樣的人嗎?”
趙徽柔聽著父皇平靜的話語,那字句間蘊含的深意讓她心頭微震。
司馬懿是誰,她當然知道。
而她雖長居深宮,卻也并非全然不曉時事,尤其是近一年來父皇身體欠安,她侍奉左右,也能從父皇與重臣偶爾的只言片語中感受到朝堂之上并非一潭靜水。
父皇此刻借《仲達論》所言,顯然意有所指。
“女兒愚鈍,不懂這些事情,只知父皇夙夜憂勤,心系社稷不過依照女兒的想法,再怎麼想來,我大宋的朝堂上,終究還是忠正之臣多得多的。”
趙徽柔聲音輕柔,她將文稿輕輕放回榻邊小幾上。
“況且一個舉人都能寫出這種文章,說明我大宋青年才俊輩出,父皇還是不要太過憂慮了。”
趙禎的目光從女兒臉上移開,重新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
福寧殿庭院中的古柏在宮燈光暈下投下濃重的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