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初冬的尋常黃昏
嘉佑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自十月末國子監與太學一戰后,陸北顧的生活便復歸平靜。
楊安國依照約定,為他們三位廣文館生,超規格地提供了與國子監直講相同的待遇,陸北顧與崔文璟依依惜別后,搬入了國子監內居住。
而鳥不拉屎的國子監,反而比天清寺內還要安靜。
因為在編制上,國子監也就三十多個學官,再加上五十多個監生,一共都不到百人而實際上住在國子監里的老師只有十來個,平常來上課的監生更是個位數。
故此,陸北顧在繁華且吵鬧的開封城里,得到了一處異常僻靜的休息學習之所。
他在國子監內的生活也過得非常舒心。
住的地方是獨門獨院,每天早晨起來洗漱丶晨讀,去膳堂吃一頓免費的早餐,然后去宋堂那里上課或者去聽提前預約好的國子監博士講學,中午再去吃一頓,下午坐近乎專用的騾車去宋庠府上深造,晚上去趙抃家里鉆研詩賦或者去藏書閣讀書,亦或是自由安排。
入了冬,陸北顧甚至還領到了一件做工精細的絲綿袍用以御寒。
這年頭棉花已經種植,被叫做“木棉”,但還是在南方更普遍一些,如果不算高官顯貴們從南方高價買來過冬的木棉被,開封城里很少能見到棉花的身影。
而在這個沒有暖氣且優質燃料價格昂貴的時代,北方的冬天沒有御寒衣物是真的有可能凍死人的。
畢竟,沒多少人能穿得起裘衣,絕大多數市井百姓都是往秋天穿的麻衣里內填蘆花,而窮苦人家更是以麻紙或樹皮紙制成紙衣湊合,御寒能力非常差。
而有這麼一件絲綢作外面料丶內填絲綿的絲綿袍,體面而又保暖,確實是足以讓絕大多數人羨慕的事情。
總而言之吧,對于國子監這種經費充裕到花不完丶人又非常少的貴族學校來講,只要能進來,衣食住行什麼的,根本都不用自己操心。
“陸郎君,到小甜水巷了,再往里車進不去。”
車夫的聲音打斷了陸北顧的思緒。
“多謝,喝杯熱茶等我一陣子。”
陸北顧從懷里內襯的里兜中掏了十幾枚銅板遞給車夫,對方是國子監雇傭的人員。
國子監只有博士及以上的學官才能用馬車,陸北顧哪怕享受直講待遇,也只能使用騾車。
不過,平時國子監里馬車丶騾車都是沒什麼人用的,所以這輛騾車,就只有陸北顧出門會用了,一來二去,兩人也熟悉了。
“成。”
車夫是市井出身,家里托了好幾層關系才給他安排到了國子監當車夫。
這人三十來歲,話不多,但性格也不算老實,反而有些游手好閑,不過從未耽誤過陸北顧的事情就是了。
見車夫拴好騾子,陸北顧向小甜水巷里走去。
通常來講,他都得在趙抃家里待一個時辰左右。
至于這段時間里,車夫愿意去周圍的飲子鋪或茶館喝東西,還是抓緊時間找個半掩門舒服一下,就不關陸北顧的事情了。
順著小甜水巷幽深的青石板路,陸北顧踏入了那間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