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角那株老梅的虬枝在微寒的風中輕顫,平添了幾分蕭瑟。
推開書房的房門,一股暖意撲面而來,里面正燒著火盆。
趙抃正坐在書案后,并未如往常般伏案疾書,而是微微仰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窗欞上,神情間帶著疲憊。
“學生拜見恩師。”
陸北顧恭敬行禮,敏銳地察覺到今日的氣氛與往日不同。
案頭堆放的文書也似乎比往常更多,甚至顯得有些凌亂。
“坐吧。”趙抃收回目光,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天寒了,喝杯熱茶暖暖。”
陸北顧依言坐下,接過旁邊老仆遞來的熱茶,小心地捧著,目光落在趙抃略顯憔悴的臉上。
“恩師似乎.氣色不佳?可是御史臺事務繁巨?”
趙抃端起自己的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沉默了片刻,才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塵埃落定后的平靜。
“朝中人事,又有大動。”
陸北顧的心微微一緊,放下茶杯,專注地聽著。
“兵部侍郎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沆,罷相了。”
趙抃語氣平淡:“以使相銜改任工部尚書丶觀文殿大學士丶知應天府。”
所謂“使相”,指的是自唐代中期以后,凡為宰相者必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故稱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官銜的節度使為使相。
到了宋代,常常會給親王丶留守丶節度使加侍中丶中書令丶同平章事之類的頭銜,謂之“使相”,屬于是有著宰相頭銜的榮譽稱號,但并不擁有宰相職權。
陸北顧默然。
這位在官家病重時掀起腥風血雨,與文彥博斗得你死我活,更將御史臺視作眼中釘的宰相,終究還是倒臺了。
官家不僅給了使相銜,劉沆的寄祿職位還從兵部侍郎升到了工部尚書,以觀文殿大學士的身份知應天府,這幾乎是頂級文臣罷相遠離權力中心后最體面的安置了。
風暴的中心,似乎暫時平息了?
然而,趙抃接下來的話,卻讓陸北顧的心沉了下去。
“劉沆罷相,他臨行前最后的『回敬』,也到了。”
趙抃的語氣帶著一絲自嘲的意味:“御史臺因彈劾劉沆之事,范師道首當其沖,從侍御史知雜事降職外調,知常州。”
“而我亦將降職外調,知睦州。”
顯然,這是官家對于御史臺在今年連續抱團彈劾掉了狄青丶王德用丶劉沆的懲罰。
不到一年就搞下去了兩個樞密使,外加一個宰相。
臺諫的權力,似乎有些過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