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找個地方先試試。”
包拯雖有膽魄,亦有雷霆手段,可卻也不是個莽撞的人。
“開封縣下轄的清明坊,可作為試驗之所。”王安石說道。
開封府,下轄十七個縣,其中兩個“赤縣”,十五個“畿縣”。
所謂“赤縣”,指的就是管轄區域為開封城及其近郊的縣,包括管轄開封城東半部分以及東部和北部近郊區域的開封縣,還有管轄開封城西半部分以及西部和南部近郊區域的祥符縣。
“畿縣”則是指東京近畿地區的縣,包括尉氏縣、陳留縣、雍丘縣、封丘縣、中牟縣、陽武縣、酸棗縣、長垣縣、東明縣、扶溝縣、鄢陵縣、考城縣、太康縣、咸平縣、襄邑縣。
而正常來講,一個普通的州,
所以包拯的“權知開封府”,以及王安石的“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擁有的實際權力和管轄的范圍,其實是遠遠超出尋常州、軍一級行政單位的。
“清明坊你的意思是,虹橋”
包拯敏銳地發現了王安石的意圖。
王安石點點頭說道:“不錯!正是虹橋!在下選這里理由有三。”
“其一,位置要害,牽動全局!虹橋乃汴河入城的咽喉之處,水陸交匯,商賈云集,是開封城外最繁華、最混亂,也是利益糾葛最深的市集之一,三教九流盤根錯節。在此處試點,一旦成功則威懾四方,其經驗可迅速推廣至其他坊,乃至鎮、縣。”
“其二,積弊深重,民怨沸騰!此地胥吏欺行霸市強索‘常例’,商販亦憑借賄賂胥吏而公然短斤缺兩、偷漏商稅,甚至還有胥吏勾結青皮無賴等情狀,早已都是公開的秘密,周圍百姓對此民怨極大,在此動手順應民心、得道多助。”
“其三,事務集中,便于立規!開封城內百萬人口,平素開封府需要管理的最常見事務,其實就是市場,而市場正是胥吏欺上瞞下的重災區,其整頓核心便是度量衡、物價、稅收、治安、糾紛調解這些事務,這些事情都相對易于制定清晰的規則,也便于觀察效果。”
包拯沒有馬上答復王安石,但心中卻快速地思索了起來。
虹橋扼汴河咽喉,東京漕運命脈,每日錢貨如流水。
胥吏仗著丈量、抽稅、‘調解’之權,上下其手,不僅官秤他們能調,商稅收取更是說一不二,商戶稍有不從,便是刁難勒索,甚至勾結青皮無賴進行毆打。
這些事情,包拯其實心里都是清楚的。
不過,這跟清理蔡河兩岸豪宅的性質還不一樣,整頓整個開封府的市場,是一件更加寬泛的工作,得罪的人也更多。
見包拯還有猶豫,王安石勸道:“民怨早已如沸,不可拖延了。”
“介甫,你選在虹橋這里動手,確實如鐵錘砸石,動靜夠大,足以震懾全城。”
包拯復又沉吟片刻,終于下定決心。
他的背后,有著東西兩府相公的支持,他在開封府做出的政績,也是當下因“六塔河案”而被賈昌朝反復攻擊的富弼和文彥博所急需的。
“而市場如你所說,無非就是幾件事,秤準不準稅清不清市面平不平吏治革新之根基,正需這等看得見、摸得著、砸得響的硬石頭來試錘!我便準你所請!”
“那便遵府尊之令!”王安石欣然作揖道。
包拯點點頭,而在王安石要離去之時,忽然說道:“對了,你說的那個出主意的舉子陸北顧,若是有暇,可請他來開封府見我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