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人見是他來,忙不迭迎上前,臉上堆滿笑意。
“陸官人可是為那宅子的事錢可備妥了”
牙人是專門做中介的,很會說話,哪怕陸北顧年紀小,也不會叫小郎君,免得讓買家覺得起了他輕視之心要是買家心里不舒服,那可做不成生意了。
“備妥了。”
陸北顧問道:“戶貼、地契和砧基簿呢”
在大宋,房產交易極重產權清白,且需無重迭典押、親鄰爭訟之虞。
而驗證賣宅者是否是宅主,就必須得驗明原主的戶帖和地契是否姓名一致,而驗證是否存在抵押問題,就必須得見到砧基簿,如果存在抵押問題,砧基簿肯定是不在宅主手里的。
牙人忙道:“官人放心,地契、戶帖、砧基簿俱全,絕無糾紛,宅主只是近年生意折本,方忍痛割愛都在他那里,之前我們也驗過了。”
“那讓他帶來,我都得當面查驗清楚。”
陸北顧沉聲道:“另外,須即刻請耆老鄰右至現場‘勘界’,共簽‘定基文書’,以免日后界至爭端;而今日赴開封府衙簽赤契,契書須明載‘永為業’字樣,杜絕典押回購;還需在契書上寫清楚,交割后,我需更易門鑰,另立界石。”
大宋律法,田宅交易須邀集鄰佑、耆長共同勘驗界至,簽署“定基書”以備存證;交易稅須當場輸納,獲“赤契”方為合法;而“永賣斷契”則徹底斷絕原主贖回之權。
這些,陸北顧都是事先打聽好了的。
“自當如此。”
牙人點了點頭,兀自絮叨道:“官人莫看眼下寥落,這地段可是頂好的!左近天清寺,南鄰延豐倉,水路交通便利不說,他日若擴修外城,地價必翻”
陸北顧當然明白對方絮絮叨叨的在等什么。
隨后,他自懷中取出十五張面值為一百貫的錢鋪“見錢交引”。
牙人眼見他掏錢,知道成交有望,高興地雙手接過。
隨后,牙人就著天光仔細驗看各種防偽標記,確認無誤后方才還給他:“官人稍待,這便請原主并左右鄰舍來作見證,原主的商鋪離著不遠,他平常不住那宅子。”
不多時,一個身著綢衫、面色焦急的中年男子跟著牙人快步進來,身后跟著兩位老頭,皆是街坊中的耆老。
那中年男子便是現今的宅主,不過卻早已不是當初接手的那人。
畢竟,這么多年都過去了,早就幾經轉賣、數易其主了,而每個宅主只能看到上一個宅主的地契。
故此,他也根本不清楚這宅子,原來是陸家的。
而此時他因生意周轉不靈,急欲脫手這處原本購置來等著漲價的宅邸,也就賣的不貴。
“陸官人。”
宅主拱手,語氣急切:“今天可否交易”
“錢我帶來了,先看看牙行草擬的契書吧。”
陸北顧此時反而顯得并不著急,買賣宅子里面門道太多,他怕被人坑,畢竟是上千貫錢呢,對于他來講也是很大一筆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