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開房門,茶香繚繞撲鼻而來,劉羨往內一看,可見小阮公正與客人在榻上對坐談話,而阮孚在一旁煎茶。下座還坐著兩個少年,年紀與劉羨相仿,顯然是客人的晚輩。
而小阮公看是劉羨進來,當即一拍膝,一面招呼劉羨一面對客人笑道:“來來來,給你介紹一下我的得意弟子,劉玄德曾孫,當今的安樂公世子,劉辟疾!”然后又對劉羨介紹道:“快,辟疾,拜見鄄城公!”
原來是鄄城公!劉羨恍然大悟,隨即又有些好奇,他來這里干什么呢?
所謂鄄城公,便是魏武帝曹操之孫,魏陳思王曹植之子,如今的博士祭酒曹志。
與安樂公府不同,曹志雖出身前朝貴胄,但卻深受新朝重用。只因他與當今天子司馬炎是發小,可謂兩小無猜,志趣相投。故而在西晉建國后,先后歷任樂平太守、散騎常侍、國子博士等職務,到如今已是博士祭酒。據說這些年入仕的士子,有五六成都是他的學生呢!
而隨他而來的三個孩子,兩個和劉羨相仿的是他的侄子曹允、曹會。最小的那個五歲孩子,則是他的嫡孫曹苗。
施禮畢,劉羨把備好的禮物,也就是母親釀的兩壺花雕,以及剛宰的十斤牛肉獻給小阮公,然后就在小阮公下座坐下。
顯然劉羨猜的不錯,鄄城公曹志此來是有急事相談。雖然他頗為好奇地打量了劉羨幾眼,問候了幾句,但沒有就此展開閑聊,而是和小阮公迅速說到別的話題,顯然此前就是在討論此事。
劉羨在下首靜聽了一會,也漸漸明白過來,原來鄄城公是也是受了黨爭的影響,來求小阮公幫忙的。
在兵變之后,朝堂的風波并未停止,而是又轉換了戰場。去年一年中,天子與齊王交手三個回合,全是齊王主攻,天子防守。到此時,天子也有些忍無可忍了,就打算化被動為主動,先發制人一次。年底的時候,他下詔太常府,令太常與諸博士議論一個章程,打算再次給齊王加尊,明面上是為了顯示天子兄弟和睦,實則是再次催促齊王歸國就藩。
然而天子沒料到的是,太常府皆不喜太子而崇尚齊王,詔令剛一下達到太常府,博士們便意所不平,指點江山起來。
其中更有庾旉、太叔廣、劉暾、繆蔚、郭頤、秦秀、傅珍七人,他們年紀尚輕,滿腔熱血,商議之后,當天寫了一篇激揚文字,聯名上表。表文中歷數周、漢兩朝的輔政先例,以為齊王輔政是理所應當的,絕不可就藩,請天子收回成命。而后太常鄭默與時任博士祭酒的曹志見到上表,也為表文所感染,不禁一齊署名,奉還皇帝。
但如此忤逆上意,結局可想而知。表文遞交到尚書臺后,據說皇帝憤怒難抑,先是大罵鄄城公說:“曹志竟不明我心!枉費多年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