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只挑了幾名姿色絕佳的留在身邊,其余的都賞給了有功的將領,這呂妃與賀屯妃便是被李驍留下的佼佼者。
“拜見貴主。”
兩人走到床前盈盈下拜,聲音溫順。
“快起來。”
“靈陽是晚輩,當不起如此大禮。”
李靈陽連忙抬手示意,心里卻泛起異樣的滋味。
她仔細打量兩人,見她們面色紅潤,衣著整潔,眼眸間風韻留存,似乎滋潤的很,全然不像受了委屈的樣子,便問起近況。
“回貴主,我們姐妹二人如今還在這后宮里住著,伺候大都護的生活起居,倒也安穩。”
呂妃柔聲回話,眼角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
李靈陽瞬間明白了,她們這是被李驍收在后宮了。
她張了張嘴,卻不知該說什么,只覺得心里怪怪的,像塞了團棉花。
只能轉移話題道:“你們為何叫我‘貴主’,不叫公主呢?”
兩女相互對視一眼,賀屯妃輕聲道:“貴主還不知道嗎?”
“您如今是大都護的貴妾,我等自然該稱您‘貴主’。”
呂妃接著說:“大都護吩咐了,我們姐妹二人以后就留在您的院里聽用。”
所謂的聽用,不是把她們當丫鬟使用,而是由李靈陽管理她們。
李驍的女人太多,便按等級分了規制。
正妻蕭燕燕總管后宮。
衛扶搖、韓瑩兒、黃秀兒、嗦魯合帖尼、塔吉古麗、耶律堇這幾位貴妾各領一院,每個院里都管著些像呂妃這樣的侍妾。
這些侍妾多是戰爭中擄來的俘虜,只有姿色卻無政治價值,李驍本就不甚在意,便隨手分給各院管理。
有需求的時候才會去找她們。
“原來如此。”
李靈陽淡淡應著,心里卻像被什么東西硌著。
昔日的皇妃如今成了同輩的侍妾,而自己這個公主也成了別人的妾室,這般落差讓她鼻尖微微發酸。
呂妃與賀屯妃見她神色落寞,便識趣地轉了話題,說起宮里的花草景致,句句都揀著輕松的話說。
李靈陽有一搭沒一搭地應著,目光落在窗外的宮墻上,只覺得這紅墻之內,無論換了誰做主,終究是座牢籠。
克夷門外,塵土飛揚,一支龐大的隊伍正在緩緩前行。
十戶為一什,五十戶成一隊,拖家帶口的百姓們像一條長龍,向著遼闊的北方大地緩緩挪動。
準確的說,這些都是難民。
興慶府糧食短缺,養活不了這么多人,便只能去北邊討生活,畢竟北疆軍可是許諾到了漠北便分草場、支持墾荒,租稅還很低。
再加上北疆軍的強制要求,這些百姓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不得不北上。
而相比于普通的難民,這些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有著嚴密的組織性。
萬戶、千戶、百戶、都尉、什戶~
這一套北疆軍方管理架構的建立,保證了這支隊伍命令的高效執行。
再加上連坐制度,以及沿途的物資保障,能讓大多數難民抵達漠北。
而在不遠處的高地上,一支武衛軍騎兵靜默佇立。
十名北疆將領正對著李驍躬身行禮,準備辭行。
他們正是這支移民萬戶軍的萬戶、副萬戶和千戶,原本都是六鎮的中層軍官,如今陸續轉業成為地方官員。
六鎮向來一個位置一個坑,沒有大規模擴軍時,千戶、萬戶級別的將領極少有調動機會。
這些立了功的百戶、副千戶們,在晉升無路時轉做民戶官員,倒也是條好出路。
眼下北疆遍地缺官,軍官轉業還能連升三級,日后待地方官額飽和,才會漸次降為升兩級、一級,乃至平級。
畢竟六鎮最易立功,一場仗打下來,能冒出不少百戶、副千戶甚至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