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衛軍千戶楊守敬勒馬立于李驍身側,順著他的目光望向渭水,沉聲道:“大都護說得是。”
“只不過如今,歷史雖似重演,但我北疆絕非突厥可比。”
李驍輕笑著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唏噓:“是啊,世事無常。”
“當年的蠻夷突厥,換成了咱們這些漢人。”
“而當年守衛關中的,反倒成了女真金人,倒是有趣。”
“本都又想起當年秦國以關中為根基,憑崤函之固、渭水之利,東出橫掃六國,成就王霸之業。”
“如今咱們若能占據關中,穩住根基,未來東進中原、推翻金國,也并非難事。”
“大都護所言極是!”
楊守敬眼中閃過一絲豪情:“秦國能憑關中一統天下,咱們北疆軍戰力遠勝秦軍,又有‘均田安民’的國策凝聚民心,定能重現當年的霸業。”
兩人正說著,一名傳令兵策馬疾馳而來:“大都護!”
“第二鎮所部已抵達涇陽城外,將城池團團包圍。”
長安城位于渭水以南,與咸陽城隔河相望,互為犄角。
而在渭水以北,除了咸陽,還有涇陽、乾州、云陽等城池,雖多是士紳組建的民兵,卻也有不少兵力。
李驍沉聲道:“渭水以北的這些城池,必須先解決掉。”
“若是咱們強攻長安,這些兵力從背后突襲,很容易斷絕咱們的后路,到時候腹背受敵,麻煩就大了。”
楊守敬點頭附和:“大都護考慮周全。”
“這些民兵雖不如金軍精銳,卻熟悉地形,又有士紳督戰,若是分散襲擾,確實棘手。”
“不如集中兵力,先將涇陽、乾州等大城拿下,再清掃云陽這類小城,徹底穩固渭水以北的局勢。”
李驍當即下令:“傳本都令,第二鎮所部圍攻涇陽與乾州,拿下城池。”
“傳令第三萬戶林大壯,率本部及一部庫里軍,進攻云陽、櫟陽,速戰速決,不可拖延。”
“其余兵力,隨本都進攻咸陽。”
其余兵力隨我駐守渭水南岸,盯著咸陽城的動靜。”
“遵命。”傳令兵轉身離去。
咸陽,秦國都城,位于渭水北岸,是長安城的西北門戶。
此時已經被北疆第一鎮大軍重重包圍,城墻上隱約可見金軍的旗幟,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
咸陽城有兩萬兵力,雖多是民兵,卻也算是塊硬骨頭,拿下咸陽,便能切斷長安與渭水以北的聯系。
到時候長安便成了孤城,攻克只是時間問題。
接下來的咸陽之戰、長安之戰,將是決定關中歸屬的關鍵。
而李驍,正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要以漢人的身份,重新奪回這片曾孕育過無數王朝的土地,讓關中,再次成為北疆霸業的根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