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如此,北疆亦是如此。
李驍不僅會打仗,更懂得如何治理國家、任用人才,這樣的對手,比金國以往遇到的任何敵人都要可怕。
蘇師旦則連忙上前,對著李驍躬身道:“大宋使臣蘇師旦,恭賀秦王,恭賀北疆建國。”
“大宋愿與北疆永結兄弟之國,共抗金賊。”
李驍看著蘇師旦,淡淡一笑:“宋使放心,北疆與大宋的友誼,比鐵還硬,比石還堅,絕不會改變。”
儀式過后,李驍召集核心將領與官員,宣布了一項關乎北疆未來的重要決定。
組建第七鎮,同時對現有六鎮進行兵力擴充。
“諸位。”
李驍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凝重卻堅定:“如今北疆雖已立國,但咱們要面對的主要對手金國,仍是強敵。”
“他們占據中原繁華之地,擁兵數十萬,根基深厚。”
“咱們目前的兵力,拿下關中已屬勉強,若想未來全取中原,推翻金國統治,必須擴充軍力,增強實力。”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紛紛點頭,經歷過關中之戰的他們,深知金國雖遭重創,卻仍有不俗的實力,擴軍已是必然之舉。
李驍繼續說道:“我計劃將現有六鎮,從原本每鎮三個萬戶,全部擴建為四個萬戶,每鎮兵力達到兩萬騎步炮混合編制,提升各鎮的攻堅與野戰能力。”
“同時,正式組建北疆第七鎮,甲胄與旗幟為藍色,與其他六鎮并列,駐守靈州,伺機東征金國。”
他頓了頓,補充道:“兵力補充方面,將從金軍與夏軍俘虜中挑選精壯,充實七鎮缺額。”
“其余戰俘,則送往北海、七河、伊犁等西部邊陲,與當地萬戶屯兵混合,以北疆傷殘轉業軍官為骨干,重新建立牧屯兵萬戶。”
“如此一來,既解決戰俘安置問題,又能加強西部邊防。”
不過,這兩項工程規模龐大,需耗費時日,能在一年內完成,便已是高效。
眼下首要任務,還是搭建各鎮新的架構,確定新增將領的任命。
今天的將領任免,主要涉及都統與萬戶兩個核心級別,范圍涵蓋六鎮新增的六個萬戶,以及第七鎮的四個萬戶。
副萬戶以下的職位,因為人選太多,李驍需要更多的時間斟酌。
但對于萬戶這一級別的任命,他早已根據東征各戰役的戰功,擬定了詳細名單,此刻逐一宣讀:
“免除拔里阿剌第二鎮副都統之職,任命為第七鎮都統,兼任新編第二十萬戶。”
“免除林大壯第三萬戶之職,任命為第七鎮副都統,兼任新編第二十一萬戶。”
“免除秦雄第六萬戶副萬戶之職,任命為新編第二十二萬戶。”
“免除張勝第十七萬戶副萬戶之職,任命為新編第二十三萬戶。”
“免除朱大昌第四萬戶副萬戶之職位,任命為新編第二十四萬戶。”
……
此次提拔完全以戰功為依據,副都統憑戰功晉升都統,副萬戶靠戰績升任萬戶,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
不少將領眼中滿是振奮,他們清楚,只要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立下戰功,便絕不會被埋沒,未來還有更大的晉升空間。
而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第七鎮都統的任命。
李驍打破了以往任命李氏宗親為都統的慣例,將這一重要職位交給了拔里阿剌。
眾人雖有驚訝,卻也沒有太大怨言。
拔里阿剌本是蕭思摩的舊部,契丹六院部四大石烈主之一。
早在李驍擔任金州都督時,便已擔任副都督,資歷深厚。
這些年來,他跟隨李驍南征北戰,從西域到關中,從漠北到河西,每一場關鍵戰役都有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