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順利誕下兒子,不僅讓呂氏欣喜若狂,其家人也跟著水漲船高,從原本的戰俘身份,一躍成為秦王親屬,徹底跨越了階級鴻溝。
李驍為這個兒子取名“李世晴”。
十月中旬,李驍的另一位夫人李靈陽也順利生產,只不過誕下的是一個女兒。
李驍同樣十分欣喜,為公主取名“李婉月”。
與此同時,此次宋國的和親公主已經選定,名為趙玥。
其父親是宋寧宗趙擴的堂弟沂王趙抦。
因趙擴無女,便從皇室近宗中挑選了趙玥,冊封為“順義公主”。
當“和親北疆”的旨意傳到沂王府時,趙玥正在臨摹宋詞,那張明媚絕美的容顏,瞬間哭喪低落起來。
她早聽過北疆的傳聞,那是個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冬天是真的能凍死人。
而她自小在臨安長大,錦衣玉食,哪里禁得住那般嚴寒?
“母妃,女兒不嫁。”
趙玥撲進母親懷里,哭得梨花帶雨:“北疆是蠻夷之地,那李驍是草莽出身,女兒去了那里,豈不是羊入虎口?”
王妃也抹著眼淚,卻只能無奈嘆息:“我的兒,娘怎會舍得你?”
“可生在皇家,哪有咱們自己選的份?”
“這是官家的旨意,是大宋的安危所系,咱們抗不得啊!”
不久后,宋寧宗趙擴親自召趙玥入宮。
御書房內,趙擴看著這位侄女,語氣帶著幾分安撫。
“玥兒,如今戰事雖然停歇,但金國對我大宋依舊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再次南下的可能。”
“只有北疆能牽制金國,你去北疆和親,是為了大宋,為了天下百姓,朕相信你能明白這份責任。”
從宮中回來,趙玥哭得更兇,卻也知道反抗無用。
她的命運,早已和大宋的安危綁在了一起,就像當年的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只能以身許國。
幾日后,韓侂胄親自登門,由沂王趙抦轉述:“韓相爺說,此次和親事關重大,北疆若能始終與大宋結盟,金國便不敢輕易南下。”
“玥兒此去,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臨安的安穩,為了大宋的未來。”
趙玥沉默良久,終于擦干眼淚,緩緩點頭:“女兒明白了,女兒愿去北疆。”
而趙玥不知道的是,韓侂胄也想趁此和親的機會向北疆派遣一些暗探。
畢竟當前兩國的關系,一直都是北疆占據主動。
北疆對宋國似乎很是了解,甚至連宮廷之事都一清二楚。
反觀北疆,對于宋國就顯得很神秘,了解的很少。
于是,韓侂胄便趁機在和親隊伍中安插了不少的探子,以此更深入的了解北疆,傳遞消息。
和親隊伍出發那日,臨安城轟動了。
無數百姓涌上街頭,有人是來送行的,有人是來看熱鬧的,還有不少傾慕趙玥的公子哥,站在路邊黯然神傷。
甚至有人哭喊道:“陛下糊涂啊!怎能將如此美人嫁給北疆蠻酋!”
“就是!聽說北疆人在關中殺士族、搶田畝,簡直是兇徒。”
“咱們快去請愿,讓陛下收回成命。”
“前線將領無能,當兵的更是廢物,打不過金國,就靠送公主求和,丟盡了大宋的臉。”
“那些賊配軍把咱們大宋的臉丟的還少嗎?哼哼!”